目录
序
导言
一、社会理解与社会解释、社会意义
二、社会理解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三 开展社会理解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意义之谜:社会理解研究的难题
一、整体理解与个体理解——意义存在之谜
1.本体论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整体与个体关系
的思想史考察
2.方法论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对当代整体理解
与个体理解之争的透析
3.超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当代对立
二、同化论与自律论——意义阐释之谜
1.实证主义与释义性精神科学的对立
2.历史解释的“移情说”与“覆盖律说”之间
的对立
3.克服同化论与自律论对立的初步尝试
三、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意义尺度之谜
1.相对主义的迷误
2.绝对主义的幻想
3.超越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的对立
第二章 意义理解的初步寻求与重建:来自
解释学的启示
一、意义理解的个体定位
1.对“此在”之“在”的意义的追问
2.对理解的一般特征的刻画及解释学普遍性的寻求
3.意义阐释的认识论机制和方法论建设
二、从理解的个体性走向理解的社会性
1.对哲学解释学的批判
2.理解的先验条件的探寻
3.对认识的社会化机制的揭示
三、出路:社会理解的实践重建
1.解释学对社会理解研究的贡献
2.实践解释学: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
解释学的对话
第三章 社会理解与社会历史活动:实践解释学
对意义本体的追问
一、社会历史实践是社会理解的本体论基础
1.本体、社会本体、社会理解本体
2.社会历史实践的本体论意蕴
3.实践解释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形态
二、社会理解是社会历史实践的内在组成部分
1.社会理解贯穿于社会历史实践之中
2.社会理解是社会历史实践的内源机制和内控机制
三、社会理解是人自我理解和自我超越的途径
1.社会理解是人的自我理解的途径
2.社会理解也是人自我超越的途径
3.凸现价值意蕴:社会理解的客观性和合理性的
保证
第四章 社会理解的结构、类型和特征
一、社会理解结构的系统分析
1.社会理解结构的系统构成
2.社会理解的构成方式
3.社会理解的功能
二、社会理解的类型
1.知识型社会理解
2.价值型社会理解
3.实践规范型社会理解
三、社会理解的特征
1.实践参与性特征
2.语言性特征
3.时间性特征
4.批判性特征
第五章 社会理解的过程与方法论原则
一、社会理解的实现过程
1.社会理解活动的环节
2.社会理解的发展过程
二、社会理解的方法论原则
1.社会理解方法的特征
2.社会理解的方法论层次
3.社会理解的方法论原则
第六章 社会理解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一、社会理解的客观性
1.“客观性”释义
2.社会理解的客观性特征
3.坚持社会理解的客观性标准的意义
二、社会理解的合理性
1“合理性”释义
2.社会理解的合理性及其条件
3.社会理解的合理性尺度与真理性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