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诗研究:论》论述了南方彝、苗、壮、傣等30多个民族的原始性史诗、英雄史诗、迁徙史诗的各种传播形态、源流、文本、类型、形象、艺术特点、文化根基、与其他民族史诗的比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多学科价值等。《中国史诗研究:论》认为,南方史诗具有分别在祭祀仪式、生产征战环节、人生礼仪、娱乐场合演唱的传播形态,各具有不同的功能。早期的原始性史诗的胚胎是关于图腾、始祖的神话,祭祀图腾、始祖的祭词,萌生于原始先民征服、求同的欲望和“神秘互渗”的思维,随着形式对目的的不断跨越而从祭词不断发展到史诗。家长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初期分别出现了英雄史诗。原始性史诗表现了天地形成、人类起源、早期创造等,英雄史诗反映了过渡时期“强者作了主、弱者降为奴”的征服掠夺战争和后期民族统一战争。它们包含奇孕、洪水、化生、射日、考验、离合等各种类型,塑造了图腾、始祖、与自然斗争英雄、部落征战英雄等各种形象,具有象征、隐喻、实与幻交替叠印等各种艺术表现特点。它们的文化根基是南方民族山地农耕文化、群体文化、神巫文化、口传文化等,在与其他民族史诗的比较中鲜明地体现出这些文化特质。它们的原始意象、叙事形态不断地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重现复活,具有永远的魅力和多学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