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作者简介安德烈·保尔·吉约姆·纪德(1869—1951)是法国甘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生于巴黎,是独生子,早年体弱多病,异常敏感,学习时续时断,语文成绩优异,喜爱文学,为了向表姐表白爱情,于1891年发表了《安德烈·瓦尔德手记》。1891年,他由莫里斯·巴雷斯引见,认识了象征派大师马拉美,并成为罗马街“星期二晚会”的常客。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显示出他受了象征派和尼采主义的影响,全面扬弃传统文化与道德,摆脱家庭与社会的约束,宣扬独立自由和享乐主义。不过,纪德的文学创作走的是一条探索的道路,因此,他的作品充满矛盾而又互相矛盾,既宣扬了绝对的自由,同时又主张天下人都应当得到解放;即宣扬了狂热的个人主义,同时又歌颂集体的献身精神;即使他主张的享乐主义,也并不是庸俗的纸醉金迷的生活,而旨在发现自我,探索存在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谤,因此,他成为勇于剖析自己的作家。1925年,他去刚果、乍得旅行,目睹了非洲人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的生活惨状,回国后口诛笔伐,有力地鞭答了殖民制度。从此他的创作不再固守在美学与道德的象牙塔中,开始对社会问题发生兴趣,越来越关注前苏联,并参加共产主义运动。1936年他访问了前苏联,回国著文批评了前苏联的社会现衬。纪德创作十分丰富,有的作品堪称法国现代文学的丰碑,小说和散文主要有:《人间食粮》(1897)、《背德者》(1902)、《浪子归来》(1907)、《窄门》(1909)、《梵蒂冈的地窖》(1914)、《田园交响曲》(1919)、《伪币制造者》(1926)、《妇女学堂》、《新食粮》(1935);回忆录主要有:《如果种子不死……》(1926);游记主要有:《放弃旅行》(1906)、《刚果之行》(1927)、《乍得归来》(1928)、《苏联归来》(1936);戏剧主要有《萨于尔》、《康多尔王》(1905)、《俄狄甫斯》(1932);《日记》(1889—1939)、《日记》(1939—1949)近二十本,《通信集》十余册,还有大量文论:《秋展漫步》(1904)、《论陀思妥耶夫斯基》(1923)……纪德的作品文笔清丽精湛,思想深邃细腻,语言温婉和谐,具有古典美。他始终是法国人民,尤其是青年最喜爱的现代作家之一。纪德于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李玉民1998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