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序
序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数学教学原则
第一节 一般教学原则
第二节 数学教学原则
一 阶段渐进原则
二 启发引导原则
三 过程教学原则
四 归纳演绎原则
五 面向全体原则
六 启动学习原则
七 动机激发原则
第二章 数学思维
第一节 什么是数学思维
第二节 数学思维的智力品质
一 思维的深刻性
二 思维的灵活性
三 思维的独创性
四 思维的广阔性
五 思维的敏捷性
六 思维的批判性
第三节 数学直觉思维——灵感
一 灵感及其主要特征
二 直觉思维
三 发展直觉思维的途径
第三章 数学能力
第一节 一般能力与数学能力
第二节 数学能力成分结构
第三节 中学数学的基本能力
一 运算能力
二 空间想像能力
三 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节 其他数学能力
一 观察能力
二 理解能力
三 记忆能力
四 运用能力
第五节 数学能力的个性差异
一 数学气质的结构类型
二 数学能力的年龄特点
三 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
四 数学天赋
五 数学教学中的非智力品质
第四章 数学逻辑
第一节 逻辑的方法
一 比较
二 分析与综合
三 抽象与概括
第二节 逻辑的规律
一 同一律
二 矛盾律
三 排中律
四 充足理由律
第三节 概念
一 概念
二 概念的外延与内涵
三 概念的定义
四 下定义的规则
五 概念的分类
第四节 判断
一 判断的性质与结构
二 判断的分类
三 判断间的关系
四 数学命题
第五节 推理
一 演绎推理
二 三段论法的公理
三 三段论法的规则
四 归纳推理
五 类比推理
第五章 数学思想
第一节 基本数学思想
一 符号化与变换思想
二 集合与对应思想
三 公理化与结构思想
第二节 中学数学基本思想
一 符号思想
二 映射思想
三 化归思想
四 分解思想
五 转换思想
六 参数思想
七 归纳思想
八 类比思想
九 演绎思想
十 模型思想
第三节 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 数学语言
二 数
三 集合和关系
四 运算
五 方程与不等式
六 函数
七 几何
八 坐标法与解析几何
九 极限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数学思想
一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二 《周易》中的数学思想
三 早期文献中的数学思想
四 《九章算术》
五 名家思想
六 名著中的数学思想
七 《数书九章》
第五节 数学中的美学思想
一 奇妙的数字世界
二 诗意朦胧话几何
三 题海拾贝流连忘返
四 数理逻辑妙趣横生
第六章 数学方法
第一节 变换与转化
一 问题转换
二 结构变换
三 等价变换
四 易元变换
五 中学数学中的变换
第二节 分解与组合
第三节 关系映射反演(RMI)
一 函数法
二 坐标法
三 复数法与向量法
四 参数法
第四节 模型与构造
一 “模式”构造
二 公式构造
三 特例构造
四 方程构造
五 图形构造
六 命题构造
七 函数构造
第五节 概括与抽象
第六节 观察与实验
第七节 比较与分类
第八节 类比与猜想
第九节 演绎与归纳
一 不完全归纳法
二 第一数学归纳法
三 第二数学归纳法
四 跳跃归纳法
五 反向归纳法
六 “翘翘板”归纳法
第十节 假说与证明
一 证明与证明方式方法
二 分析法
三 综合法
四 反证法
五 同一法
第七章 数学教学方法
第一节 一般数学教学方法
一 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
二 一般数学课型
三 常用数学教学方法
第二节 现代数学教学方法
一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法
二 自学辅导法
三 引导发现法
四 启研法
五 研究性教学法
六 纲要信号法
七 程序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八 尝试教学法
第八章 数学教师素质
第一节 教师素质
第二节 现代教师的教育能力结构
一 认识能力
二 设计能力
三 传播能力
四 组织能力
五 交往能力
第三节 名家论数学教师的素质
一 数学修养
二 教学水平
三 教学态度和人格特征
第四节 教师素质的提高与终身学习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