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定 价:¥36.00

作 者: 钱海伦主编;唐光燕,马莉参编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
标 签: 微生物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6707961 出版时间: 1996-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6cm 页数: 368 字数: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专供制药类专业用的微生物学教材。全书共分三 篇20章,第一篇微生物学概论,阐明各类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 其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的营养代谢、生长、控制和遗传的原理及 应用;微生物分类方法和原则。第二篇免疫学基础,阐明免疫学的 基本原理及应用。第三篇微生物制药概述,包括微生物污染,微生 物制药工业和药物质量控制三方面。

作者简介

暂缺《微生物学》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微生物学基本概念
    一、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二、微生物的特征
    三、三大细胞类型
    四、微生物在生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 微生物学发展的里程碑
    一、微生物发现时期
    二、微生物的黄金时代
    三、现代微生物学发展时期
    四、中国微生物学的发展
    第一篇 微生物概论
   第一章 细菌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
    三、细菌染色法
    第二节 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第三节 细菌的繁殖
    一、细菌的菌落特征
    二、细菌的繁殖方式
    第四节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一、细菌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二、细菌的致病性
   第二章 放线菌
    第一节 放线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菌丝
    二、孢子
    三、放线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四、放线菌在微生物中的分类地位
    第二节 放线菌的繁殖
    一、放线菌的培养条件
    二、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三、放线菌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
    第三节 重要的放线菌代表属
    一、链霉菌属
    二、诺卡氏菌属
    三、小单孢菌属
    四、链孢囊菌属
    五、游动放线菌属
    六、高温放线菌
    七、放线菌属
    第四节 放线菌与人类关系
    一、极端环境中的放线菌
    二、放线菌的致病性
    三、放线菌生物资源的利用
   第三章 其它原核生物
    第一节 螺旋体
    一、大小、形态与结构
    二、培养和繁殖
    三、致病性
    第二节 立克次氏体
    一、大小、形态与结构
    二、培养和繁殖
    三、致病性
    第三节 支原体
    一、大小、形态与结构
    二、培养和繁殖
    三、致病性
    第四节 衣原体
    一、大小、形态与结构
    二、培养和繁殖
    三、致病性
   第四章 真菌
    第一节 霉菌
    一、菌丝体的形态与结构
    二、霉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三、霉菌的人工培养
    四、霉菌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
    五、常见霉菌
    第二节 酵母菌
    一、酵母菌的形态与结构
    二、酵母菌的繁殖
    三、常见酵母菌
    第三节 大型真菌
    一、菌体的形态与结构
    二、担子菌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
    三、常见担子菌
    第四节 真菌与人类关系
    一、制造食品与药物
    二、引起物品霉败变质
    三、真菌的致病性
   第五章 病毒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二、病毒的结构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一、病毒的增殖过程
    二、病毒的人工培养
    三、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的结果
    第三节 病毒的主要类群和噬菌体
    一、病毒的主要类群
    二、噬菌体
    三、类病毒
    第四节 病毒与人类关系
    一、干扰素
    二、人类病毒病及其防治
    三、病毒和肿瘤
    四、艾滋病的研究发展概况
   第六章 微生物的营养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一、微生物细胞化学组成
    二、营养物质
    三、营养类型
    第二节 培养基
    一、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二、培养基类型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运输
    一、简单扩散
    二、促进扩散
    三、主动运输
    四、基团转位
   第七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
    一、物质代谢
    二、能量代谢
    三、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
    第二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一、发酵
    二、呼吸
    三、无机物氧化
    四、光能转换
    第三节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及有关鉴定反应
    一、多糖分解
    二、单糖分解及碳源利用
    三、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分解
    第四节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一、合成代谢的三要素
    二、肽聚糖的生物合成
    三、合成代谢的特殊产物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长
    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一、营养物质
    二、温度
    三、pH
    四、气体
    第二节 微生物的纯培养
    一、纯培养物的获得方法
    二、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第三节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
    一、代时和生长的数学表达
    二、细菌群体生长的规律
    三、同步生长
    四、连续培养
   第九章 微生物控制
    第一节 微生物控制的意义
    一、控制的重要性
    二、基本概念
    三、死亡曲线
    第二节 控制微生物的物理方法
    一、机械除菌法
    二、热力灭菌法
    三、紫外线
    四、X—射线和其它离子辐射
    五、超声波
    六、微波炉
    七、自然方法
    八、渗透压
    第三节 控制微生物的化学方法(一)——化学消毒剂
    一、理想消毒剂的特性
    二、化学消毒剂的选择
    三、消毒剂的种类
    第四节 药物制剂的消毒灭菌
    一、药物消毒灭菌原则
    二、微生物的敏感性
    三、消毒灭菌方法
    第五节 控制微生物的化学方法(二)——化学疗剂
    一、化学疗剂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二、耐药性问题
   第十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一、证明核酸是遗传变异物质基础的经典实验
    二、DNA的结构与复制
    三、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第二节 基因突变
    一、基因突变的类型
    二、基因突变的规律
    三、证明突变的结果与原因之间不对应性的经典实验
    四、突变的分子机制
    第三节 基因重组
    一、转化
    二、转导
    三、接合
    四、原生质体融合
    第四节 微生物遗传学的应用
    一、菌种选育
    二、突变株应用于致癌物质的检测——Ames试验法
    三、基因工程
    四、菌种保藏
   第十一章 微生物的分类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与命名
    一、微生物的分类单位
    二、微生物的命名
    第二节 微生物分类的依据
    一、形态特征
    二、生理特性及生化反应
    三、血清反应
    四、生态
    五、细胞壁成分分析
    六、核酸分析
    七、红外光谱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系统简介
    一、细菌分类系统简介
    二、放线菌分类系统简介
    三、真菌分类系统简介
    四、病毒分类简介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第十二章 传染与免疫
    一、免疫防护
    二、免疫自稳
    三、免疫监督
    第一节 传染的机理
    一、细菌的毒力
    二、细菌的侵入数量
    三、细菌的侵入途径
    四、细菌的感染类型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
    一、生理屏障
    二、细胞防护
    三、补体系统(正常体液因素)
   第十三章 抗原
    第一节 抗原的特性与分类
    一、抗原的基本特性
    二、抗原的分类
    第二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一、病原微生物
    二、动物免疫血清
    三、同种红细胞抗原
    四、肿瘤抗原
    五、自身抗原
    第三节 佐剂
    一、佐剂的种类
    二、佐剂的作用原理
    三、佐剂的应用
   第十四章 特异性免疫
    第一节 免疫系统
    一、免疫器官
    二、免疫细胞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
    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二、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及其特性
    第三节 免疫应答
    一、体液免疫
    二、细胞免疫
    三、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第四节 单克隆抗体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
    二、杂交瘤技术
    三、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第十五章 变态反应
    第一节 I型变态反应
    一、参与I型变态反应的成分
    二、I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理
    三、I型变态反应的防治原则
    第二节 Ⅱ型变态反应
    一、参与Ⅱ型变态反应的成分
    二、Ⅱ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理
    第三节Ⅲ型变态反应
    一、参与Ⅲ型变态反应的成分
    二、Ⅲ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理
    第四节 Ⅳ型变态反应
    一、参与Ⅳ型变态反应的成分
    二、Ⅳ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理
   第十六章 免疫学的实际应用
    第一节 生物制品
    一、人工自动免疫用制剂
    二、人工被动免疫用制剂
    第二节 血清学反应
    一、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
    二、影响血清学反应的因素
    三、血清学反应的类型及应用
    第三节 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
    一、T细胞总数的测定
    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三、移动抑制试验
    第三篇 微生物制药概述
   第十七章 微生物污染
    第一节 微生物生态学分布
    一、空气
    二、水
    三、人体
    四、原材料
    五、包装物
    六、厂房建筑与制药设备
    第二节 药物的变质与防患
    一、微生物引起的变质情况
    二、药物变质的防患原则
   第十八章 微生物制药工业
    第一节 抗生素
    一、抗生素的概述
    二、抗生素生产过程及其特点
    第二节 氨基酸
    一、谷氨酸
    二、赖氨酸
    第三节 维生素
    一、维生素C
    二、维生素B2
    第四节 甾体化合物
    第五节 酶与酶抑制剂
    一、酶制剂
    二、酶抑制剂
    第六节 菌体制剂与活菌制剂
    一、药用酵母
    二、活菌制剂
    第七节 其他产物
    一、核酸类药物
    二、生物碱
    三、微生物多糖
   第十九章 生物制品的生产
    第一节 疫苗
    一、生产毒种系统
    二、细菌疫苗(菌苗)成分的生产
    三、病毒疫苗(疫苗)成分的生产
    四、后处理
    第二节 其它生物制品
    一、免疫血清的生产
    二、人免疫球蛋白的生产
   第二十章 药物质量控制
    第一节 药物的抗菌试验
    一、体外抗菌试验
    二、体内抗菌试验
    第二节 药物的含量测定
    一、抗生素的效价测定
    二、维生素、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第三节 药物的卫生检验
    一、无菌检查法
    二、非灭菌制剂的微生物限量检查
    第四节 消毒剂效力测定
    一、酚系数法(石炭酸系数法)
    二、杀菌等量浓度试验
    三、其它
    第五节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
    一、疫苗的质量控制
    二、免疫血清的质量控制
    三、人免疫球蛋白的质量控制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