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是语言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是语言美的集中体现。作为“原动力”,它在语言中处处留下它作用过的痕迹,讲翻译而不讲修辞,有的问题是难以说清的。作为“语言美的集中体现”,它决定了以“等值”、“等效”为宗旨的翻译活动必须在方法论中体现修辞功能的再现问题。陈望道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说,他研究修辞的动力之一是让许多翻译得很生硬的文章逼的,可见修辞与翻译关系之密切。宏观论之,翻译技巧本身就应是翻译的修辞技巧,因为翻译课的教学目的不是教人如何按原意说话,而是如何按原意更好地说话。基于这种认识,本书用不少篇幅来介绍翻译修辞问题。从教材建设上讲,有助于使翻译课从“语法课的补课”的地位上解放出来;从翻译实践上讲,可望对提高译文质量有所裨益。翻译课是一门实践课,教材应突出实践性。本书尽可能地减少枝冗的叙述,把空间留给译例和练习。奈达和纽马克都曾就译例在翻译技巧研究和翻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做过精彩的阐述。就我自己的经验看,一本教材若无一定量的适当译例,其教与学的效果都不易保证。本书的针对性练习有二百余个,采用随学随练的编排方式,同时也注意到了多样性,以提高练习效果,书末另有五十篇分析与翻译材料。一本教材,其内容是否实用易学是很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体系严谨,条理分明,朴实可信。译学是一门广纳百川的学问,但作为教材似不宜写得新理叠出,天花乱坠。因此,编者对现代译论及相关理论做了番总结概括、条分缕析的咀嚼工作。嚼得不烂让人难以下咽,或嚼得太烂让人没胃口的地方,恐怕不能说没有。《教程》得以成书首先要感谢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博士生导师张今先生和著名翻译理论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译审罗进德先生。从他们的著述和日常的教诲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开始走上研习翻译和译论的道路。书成之后,两位老师又在百忙之中撰写序言,为拙作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