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既好看又有味,语言流畅、活泼自然、内容翔实而又蕴涵深远的张苗新作集。小小年纪、刚刚12岁的她,采写的却都是当今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大家:臧克家、胡絜青、季羡林、黄宗江和王蒙,还有油画大师、美协主席靳尚谊和国宝级人物、笑星之首马季等。真可谓是茁壮的小苗苗和参天大树们的对话。本书前言小友张苗高洪波上个世纪的1994年,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小友》的文章,内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曾涉及到张苗:小友的解释权简单:年纪小的朋友。我的小友很多,譬如不会写信的张苗,刚刚四岁,读完《我喜欢你,狐狸》,马上背下来,当然不是全书,只是同名的一首小诗,每逢我与她的父亲通电话,张苗总要抢着为我背诵一遍,口齿尚不清晰的小友张苗,借助于一首小诗的背诵,赠予我莫大的愉快。以后每次见面,她第一句话便是严肃的询问:“高叔叔,你又给我们写书了吗?”这提问每每令我汗颜,盖因为近年来疏离了儿童文学创作,将目光关注于散文杂文领域,所以一想到张苗奶声奶气的问题,我几乎不敢走到她面前。小友张苗,严肃的法官。到得如今,岁月荏苒,昔日四岁的张苗已长成一个高个子的女孩,并且从十岁起对一批文化名人进行采访,从季羡林、胡絜青、李国文、史铁生、丁聪、黄宗江,到最近采访的靳尚谊、曹文轩、臧克家、魏明伦、邓友梅、马季、王蒙。这批独特的采访文章,相继在《中国文艺家》等报刊上发表出来,在文化界引起不小的反响。我熟悉的记者王晓晖女士就此专门撰写了一篇报道,题目生动且形象:《小苗和大师的对话》,把苗苗从三岁开始同巴金爷爷的一次精神交往记录下来。巴金爷爷写信告诉苗苗: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都说“三岁看老”。三岁的苗苗到得今日,也不过刚刚十二岁,但我相信她从巴金爷爷的信中读出了巨大的期待以及文学的使命、意蕴和终极目标,否则无法解释这一篇篇妙趣横生的专访和专访中一个又一个令人忍俊不止的“厉害的”问题。我甚至有一种感觉:十二岁的张苗在诸多学者、大师、专家面前,分明像一面晶莹剔透的镜子,她通视长者的心灵,让对方在这面镜子里检视自己的创作心路,归纳和总结自己的人生得失,甚至还有几分反思。童言无忌,童心无邪,无忌和无邪的张苗,一株小小的爱文学、爱读书和爱艺术的幼苗,在参天大树面前摇曳生姿,给大树以慰藉和快乐,也让他们回归到某种意义上的童年记忆里。我以为张苗的这批有价值的专访,借助一个孩子所处的童年视角,折射出共和国一批最优秀的文学和艺术工作者的形象,他们在回答张苗的提问的同时,也在回答着千千万万关爱着他们的读者的关注,回答着自己的时代。因此张苗的这本书可以说是老少咸宜、长幼共读,是一本极其独特的书;一本由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和诸多专家学者共同创作的书;张苗是这本书的导读。关于小友张苗,我还想补充几句。事实上张苗已不再是从前意义上的“小友”,她奶声奶气在电话上背诗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她已经拥有自己的一块天地;尽管她依然好奇,却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她有时会装出专心致志倾听大人谈话和训诫的样子,其实内心可能不以为然。这本专访,据我了解她真实的动机是与自己的同学们分享快乐。她写完专访,根本等不及,或是没有兴趣看到专访在报刊上发表就兴冲冲地将专访交给自己的同学阅读,同学们与张苗一起分享与大师、专家们聊天的乐趣,对于张苗来说,这一刻是无比开心和快乐的。事实上从文学创作的本质意义而言,张苗达到的正是一种最佳境界。她有自己的生活范围,有自己的交往群落,她的同学对于她自己而言,是最值得珍视的伙伴,伙伴的快乐、认同直至赞誉,应是小友张苗所应获得的最高奖赏,也许这正是使张苗对大师进行真诚访问的内驱力量。来自成人世界的首肯甚至包括我的这篇“代序”,对于张苗而言都不太重要。这正是我要说的一句话。张苗今年十二岁。十二岁的张苗正在成长,变化浸透在她每一天的生活中。说实话,由于张苗的家庭背景,才使得张苗有了与这批文化名人交流的条件,别的孩子不太可能有这样的机遇。但我想说的是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机遇,张苗是能够抓住机遇并且发展机遇的孩子,从她向许多大师提出的问题中,你能感知她的阅读和材料准备,她的机敏和灵活,她的童心和坦诚。譬如在最近访曹文轩《我特别想跟您说,您感动了我》中,她居然从曹文轩的人物描写中发现“您的心太软”,文轩问:“怎么见得?’”苗苗答:“您不舍得把人写得太坏。这和史铁生叔叔有点像。”文轩笑道:“你这孩子真厉害。”三言两语,传神写照,长幼二人,呼之欲出,以至于看到这里,我也笑了起来。我承认了文轩的判断:这孩子真厉害!同时也有几分庆幸,好在张苗没把我列人采访对象,否则被她全面扫描之后,冷不了儿地冒出一个极深刻的问题,让你好一阵琢磨才敢应声,多紧张!又回到本文的开头:小友张苗,严肃的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