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弦乐四重奏:C大调 Op.49 总谱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弦乐四重奏:C大调 Op.49 总谱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弦乐四重奏:C大调 Op.49 总谱

定 价:¥4.00

作 者: (苏)肖斯塔科维奇(Shostakovich)曲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丛编项: 全国音乐院系教学总谱系列
标 签: 弦乐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0429881 出版时间: 2003-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19cm 页数: 26页 字数:  

内容简介

  第一部交响曲显示出惊人的早熟,1926年首演于列宁格勒,其后几年的作品或是政治性的,如献给1917年十月革命的第二交响曲(1927)和第三交响曲《五一劳动节》(1930);或是讽刺性的,如歌剧《鼻子》(1927—1928)和芭蕾舞剧《黄金时代》(1930)。他的歌剧《姆青斯克的麦克白夫人》(又名《卡杰里娜·伊斯玛依洛娃》)在1936年被《真理报》斥为充满“刺耳的噪音”,“否定了歌剧的原则”,“彻头彻尾的非政治倾向的虚构”;第四交响曲在排练时被撤下(1936)、第五交响曲(1937)比较严肃,采用传统形式,无标题,作曲家自称为“一个苏维埃作曲家对批评的答复”,描写“人类思想在新理想影响下接受再教育”。第七交响曲作于1941年列宁格勒被困期间,描写和平、斗争与胜利。在接受1948年联共(布)党中央委员会重新对他的批判时,肖斯塔科维奇承认自己的“艺术观改造”不彻底,并保证今后要向“民间艺术”靠拢。他成功地创作了几部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品,证明自己是一位经得起考验的作曲家。他共创作了十五部交响曲,其中第七交响曲、沉思冥想和热情激动交相辉映的第十交响曲(1953)以及反映可歌可泣的1905年革命的第十一交响曲(1957),都是现代交响音乐的力作。第十三(根据叶甫图申柯的诗写的歌曲交响曲)、第十四(受有关死亡的诗歌启迪而写的交响曲)和第十五交响曲显露出苏联音乐中少见的悲观情调。他的弦乐四重奏数量不亚于交响曲,也属现代四重奏音乐优秀作品之列。此外,还创作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协奏曲,一首钢琴五重奏和钢琴三重奏,二重奏鸣曲和独奏钢琴曲(包括成套的前奏曲与赋格)。他在大部分创作中都以新的内容和活力丰富了传统的古典形式。

作者简介

  肖斯塔科维奇,德米特里(1906~1975) 苏联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生于圣彼得堡,从斯坦贝格学习作曲,从尼占拉耶夫学习钢琴。十三岁时作管弦乐《谐谑曲》。第一部交响曲显示出惊人的早熟,1926年首演于列宁格勒,其后几年的作品或是政治性的,如献给1917年十月革命的第二交响曲(1927)和第三交响曲《五一劳动节》(1930);或是讽刺性的,如歌剧《鼻子》(1927—1928)和芭蕾舞剧《黄金时代》(1930)。他的歌剧《姆青斯克的麦克白夫人》(又名《卡杰里娜·伊斯玛依洛娃》)在1936年被《真理报》斥为充满“刺耳的噪音”,“否定了歌剧的原则”,“彻头彻尾的非政治倾向的虚构”;第四交响曲在排练时被撤下(1936)、第五交响曲(1937)比较严肃,采用传统形式,无标题,作曲家自称为“一个苏维埃作曲家对批评的答复”,描写“人类思想在新理想影响下接受再教育”。第七交响曲作于1941年列宁格勒被困期间,描写和平、斗争与胜利。在接受1948年联共(布)党中央委员会重新对他的批判时,肖斯塔科维奇承认自己的“艺术观改造”不彻底,并保证今后要向“民间艺术”靠拢。他成功地创作了几部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品,证明自己是一位经得起考验的作曲家。他共创作了十五部交响曲,其中第七交响曲、沉思冥想和热情激动交相辉映的第十交响曲(1953)以及反映可歌可泣的1905年革命的第十一交响曲(1957),都是现代交响音乐的力作。第十三(根据叶甫图申柯的诗写的歌曲交响曲)、第十四(受有关死亡的诗歌启迪而写的交响曲)和第十五交响曲显露出苏联音乐中少见的悲观情调。他的弦乐四重奏数量不亚于交响曲,也属现代四重奏音乐优秀作品之列。此外,还创作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协奏曲,一首钢琴五重奏和钢琴三重奏,二重奏鸣曲和独奏钢琴曲(包括成套的前奏曲与赋格)。他在大部分创作中都以新的内容和活力丰富了传统的古典形式。

图书目录

暂缺《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弦乐四重奏:C大调 Op.49 总谱》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