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0.1问题的提出
0.2理论差异的根源:不同的方法论
0.3本书研究方法
0.4理论框架与主要内容
0.5本书创新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第1章对货币问题的再认识
1.1未来不确定性与货币契约
1.2货币的信用本质
1.3货币需求卢信贷需求
1.4货币创造与货币流通
1.5内外生货币范畴
第2章货币内外生理论:一个比较
2.1货币外生论(一):主流观点
2.2货币外生论修正(二):早期后凯恩斯主义
2.3货币内生论(一):后凯恩斯主义观点
2.4货币内生论(二):流程理论与后凯恩斯理论比较
2.5理论研究起点:准备供给还是市场需求
第3章信贷货币需求及流通分析
3.1信贷需求概况
3.2企业融资需求及决定因素
3.3信贷货币创造流程分析
3.4利率弹性偏低的信贷需求曲线
第4章货币供给内生性(一):从银行角度的分析
4.1银行贷款是否受准备约束
4.2银行信贷内生性是否只能适应需求
4.3银行适应有可贷价值的信贷需求
4.4信贷供给内生与透支便利没有因果关系
4.5信贷分配与货币内生的一致性
第5章货币供给内生性(二):从中央银行角度的分析
5.1引言
5.2货币供给内生性:需求不足的情形
5.3货币供给内生性:需求一定条件下
5.4对结构主义三种认识的批判
5.5负债管理创新与央行适应的一致性:理论综合
5.6准备内生性:美联储的实践案例
第6章货币供给内生性(三):扩展分析
6.1引言
6.2有关政府收支与货币供给关系的观点评析
6.3政府收支与货币内生:财政透支情况下
6.4政府收支与货币内生:财政不能透支情况下
6.5开放条件下货币供给内生性
6.6结语:对财政与央行关系的思考
第7章货币供给内生过程:模型分析
7.1货币乘数理论批判
7.2转向货币除数模型
7.3货币供给内生模型:比较分析
第8章中国货币供给(上):政治内生性为主
8.1既有研究文献综述
8.21997年前货币供给:政治内生为主
8.3信贷需求特征:软约束膨胀
8.4银行信贷供给内生性
8.5央行货币供给内生性(一):再贷款分析
8.6央行货币供给内生性(二):财政影响
8.7外汇收支变化的影响
第9章中国货币供给(下):转向市场内生性
9.11997年后货币供给:转向市场内生性
9.2信贷需求:有效需求减少,无效需求增加
9.3信贷供给:拒绝无效需求,转向市场内生性
9.4货币内生扩张:基于政府创造需求
第10章货币供给内生性计量检验
10.1关于格兰杰一西姆斯检验方法的问题
10.2国外有关实证支持:货币供给内生
10.3国内的实证检验:货币供给内生
第11章政策含义
11.1货币内生论下的政策工具
11.2不同时期不同的政策操作
11.3采取预防性政策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