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海燕,女,1937年7月8日出生于山东青岛,汉,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59年大学毕业;1966年研究生毕业(当时无学位)工作单位及职务:曾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及肾内科主任,现任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卫生部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社会兼职:国际肾脏病学会全球发展委员会委员;亚太地区肾脏病学会理事、继续教育委员会主席;国际肾脏病杂志(Nephrology)主编,KidneyInternational及RenalFailure二种杂志的编委。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国医刊、实用内科杂志等多种医学期刊的编委、常务编委或副主编。主要成就及社会影响:王海燕教授是我国内科和肾脏病界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对我国肾脏病专业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国际交流广泛,是国际知名的肾脏病学家。她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和病因分析及治疗、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治疗及肾脏病的发病原理研究、中医中药在肾脏病治疗中的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大量的创造性贡献。自80年代以来完成论著280余篇,其中绝大部分发表在国家级杂志及国际肾脏病专业杂志。主编、副主编肾脏病专著六本,其中《肾脏病学》(128万字,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获1997年国家图书奖及国家科技图书二等奖;《肾脏病咨询》(北医大、协和联合出版社1992年)获1995年卫生部优秀科普图书三等奖。参加编写专著10本,其中5本英文专著为美国专家邀请撰写有关篇章。以第一课题负责人身份承担部委级以上研究课题15项,其中八五、九五攻关各一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1项,卫生部重点项目基金2项。已先后获国家级、部委级科研成果奖18项,其中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1999),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1994年),卫生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项(1978年,1992年),卫生部科技乙等奖1项(1986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1998),中国高校科教成果二等奖1项(2000),国家教委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二等奖1项(1993年),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986年,1988年,1990年,1999年),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1995年,1996年,1999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1项(1997年),第三届国家图书奖1项(1997年)。已培养研究生39名(包括我国第一位实验型和第一位临床型专业博士)。个人获奖情况:1990年获国家教委、国家科委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0年获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奖;1990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奖;1991年获国家劳动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1993年获中华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1996年获中华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998年获首都劳动奖章。主要研究方向:肾小球疾病的发病及进展机理及防治研究;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理及防护措施;肾脏疾病的遗传相关基因;高血压与肾脏病的关系,高血压肾损伤的发生机理及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