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作者不仅翔实地考察了唐宋词流派演变的“过程”,还着力揭示出唐宋词流派形成与变化的历史动因。著者在《自序》中说,他想“着重考察唐宋时期哲学、政治、宗教、社会习俗、民族心理等等如何深刻地作用于不同的词人们,又如何影响不同的词人群的创作观念与审美情趣,以造成唐宋词风格与流派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作者的这种写作意图在全书中得到了切实的体现。每个时期流派产生与更迭的原因,书中都有透切的分析。如对北宋前期晏欧为首的尚雅词派和柳永为代表的俚俗词派形成的原因,书中分别从当时歌舞享乐的社会风气、燕乐新声盛行、“独重女音”的音乐文学审美时尚、都市文化的繁荣与士大夫传统意识之间的对立与调和以及歌词的演唱者、传播者歌妓参与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至于稼轩词派,则是由于派中人共同的思想基础与审美情趣,即政治与文学的双重因缘促使他们自觉地凝聚成一大流派。而南宋中后期的苟安时局刺激了宴乐之风的复盛,从而为新的流派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气候环境;而词坛复雅之风的盛行则促成了讲究音律、标举风雅的姜张词派、学清真派和梦窗派的兴起。因此,刘著不只是集成式的梳理出唐宋词史有哪些流派,还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当时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流派以及流派更迭演变的深层原因。就文献资料的积累和理论学识而言,刘著已经达到了本世纪研究唐宋词流派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