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人所编的二百多种诗文选本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中国学术史上应该占一席地位。本课题主要从文献与理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文献方面,考察南宋诗文选本的种类及存佚情况,并对部分重要诗文选本的版本源流进行梳理。理论方面,探讨南宋诗文选本的编选原则及其与古文理论、诗歌理论、学术风会的关系。南宋人编诗文选本的风气之盛是远迈前代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唐宋诗文辉煌灿烂,为南宋人编诗文选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其次,科举考试对南宋人编诗文选本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再次,宋代刻书业发达,为南宋诗文选本大量出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最后,南宋书院异常兴盛,对南宋人选编、评点诗文选本起了促进作用。南宋以前诗文选本类型主要司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诗文合选,另一种为诗选,南宋诗文选本出现了新的品种,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分类趋于精细,反映出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蕴。选本与评论结合在南宋以前已零星出现。但总的来说,南宋以前诗文选本大多数仅选作品而无评论。南宋的诗文选本不仅有序论,而且有圈点、评点。诗文选本与圈点、评点紧密结合,形成一种新的选本形式,且在后代成为传统。选评者身份的多样化和选评宗旨的多样化,使诗文评点的内涵和形式均很丰富。这些诗文选本除了具有入选作品自身的文本价值之外,还具有传播价值和理论价值。南宋诗文选本在诗论、文论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着重于从具体作品的分析人手揭示理论,与纯理论自有不同,因而成为古代诗文理论之新形式。这些诗论、文论思想虽然比较零碎,但细加整理分析,则可以发现其中所蕴涵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此外,在南宋诗文选本中出现了一些有关诗文批评的重要论题、概念、范畴、术语。南宋诗歌选本与文章选本的数目很多,版本情况较复杂,本文分别列出南宋诗歌与文章选本的总目,并对各选本的卷数、编者、编次内容、存佚等情况予以考订。对部分重要诗文选本如吕祖谦《宋文鉴》、真德秀《文章正宗》、周弼《唐三体诗法》等的版本源流进行了梳理。南宋古文家以选本的形式对古文进行传播,同时也对唐宋古文运动从理论上加以总结,从而在南宋文论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形态。南宋古文家文论具有一些共同倾向:在文与道的关系上,强调文的相对独立性;推崇雄强刚健的笔力;重视具体的艺术技巧,如讲究章法、句法、字法,等等。但在不同阶段,他们对古文艺术的具体见解有一些变化,选评倾向也有一些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南宋理学家编的文章选本,多选理学家谈论经史之文,强调道第一、文第二,推崇理学的倾向非常明显,但有时也重视文的独特性。他们在文章选本中注重长远的功利目的;在文章选本的情感内蕴及艺术形式方面则表现出矛盾的态度。南宋政治家也编了不少文章选本,重视现实问题和眼前利益,强调义与利的统一,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鲜明的政治性。他们所选大多为奏议,在强调内容第一、形式第二的前提下,适当地重视文体和词藻,要求奏议应该词藻典雅、气势充沛、逻辑严密。南宋的诗歌选本与当时的诗坛风气及诗学观点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着重探讨了三个方面:一、孙绍远《声画集》与南宋时期唐宋并重的诗学思潮之演变;二、周弼《唐三体诗法》与南宋后期宗唐诗学思潮的演变;三、桑世昌《回文类聚》与游戏、娱乐及宋代诗坛精细工巧的审美倾向之关系。南宋诗文选本与学术风会主要表现为吕祖谦学派、朱熹学派、陈亮学派、叶适学派与诗文选本的关系。这几个学派的编选宗旨、审美倾向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