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杰出作品。作者被誉为法国以至整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小说描写一个名叫于连·索累尔的外省青年,出身低微,有一定的聪明才智。他在当地市长家中当家庭教师时,勾引上主人的年轻妻子,后来又在巴黎勾搭一个贵族小姐。市长夫人出于嫉妒,揭穿了他的丑行。他一怒之下,开枪打伤了市长夫人,法庭以预谋杀人的罪名判处他死刑。主人公于连是当时一代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上流社会的迫害与影响,个人的孤傲与野心,是于连悲剧的根源。这部小说的魅力还在于作者颇费匠心地赋予小说以浓厚的政治色彩。小说原名《于连》,后改为《红与黑》。其中的“红”指法国士兵的红色军服,代表资产阶级革命力量,“黑”指复辟时期僧侣的黑衣,代表封建教会势力,这一书名本身暗示了两大对立阵营的尖锐冲突;斯汤达把“1830年历史纪实”作为小说的副标题,意在突出小说的时代精神。小说围绕着于连短暂的一生,从外省小城到首都巴黎,从神学院到保王党集团,从爱情生活到秘密政治活动,鲜明地勾画出了19世纪20年代~30年代法国社会的广阔图景,深刻地揭示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最后阶段法国社会各阶层错综的矛盾关系。这一切都表明《红与黑》在本质上是一部深刻的政治小说。斯汤达生前,《红与黑》没有引起广泛重视,但他小说中的深刻的思想和生动的描写最终取得了法国和各国人民的承认。在中国,《红与黑》以及斯汤达的其他作品都有多种译本。《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现在,已经被世界公认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在中国,关于主人公于连与德·蕾纳尔夫人和德·拉莫小姐的三角恋情也早已被读者所熟知,于连为了达到个人野心,后来杀死了真爱的德·蕾纳尔夫人而被处死。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法国影片《红与黑》曾在我国放映并轰动,扮演于连的著名法国演员钱拉·菲利普也是家喻户晓。司汤达将这部作品取名为《红与黑》,其中颇有深意。红代表革命、军功和行伍生涯,黑则代表教士的黑袍、教会和教士的职业。其寓意是从前在拿破仑的帝国时代,年轻人,尤其是并非贵族出身的年轻人,可以参加革命的军队,凭着勇敢和手中的武器建功立业,出人头地,“边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但时移境易,拿破仑失败,封建王朝复辟,贵族卷土重来,他们和教会互相勾结,平民青年没有任何出路,只能以教士职业为晋身之阶。风雷叱咤,豪气干云的时代过去了,法国进入了一个勾心斗角、虚伪腐败、个性和魄力受到压抑的时期。《红与黑》的副标题《一八三○年纪事》明白无误地指出,该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于连与命运作艰苦奋斗的短短一生,从不同的角度,淋漓尽致地反映复辟时期的阶级斗争。《红与黑》不是历史,但胜于历史,它以感人的形象,跌宕起伏的还必情节,再出了复辟时期法国的社会百态。《红与黑》的情节围绕于连这个主主公展开,书中人物虽多,都不过是主角的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