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曼海姆是一种智力上的享受——译者序 郑也夫
原书编者说明
引论
走向精神社会学:一个引论
一、对这个主题的首次探讨
(一)重新考虑黑格尔——从精神现象学到精神社会学
(二)关于社会的科学和精神社会学。综合的困难之处
(三)这种探究的试探性。它的最初目标:批判有关社会和精神的虚假概念
二、有关历史和社会的虚假概念和恰当概念
(一)关于一种内在的思想史及其出现原因的理论——兼论艺术史
(二)“物质”属性和“观念”属性的虚假的两极分化过程
(三)有关历史、辩证法以及中间状态的虚假概念
(四)各种角色的间接特征,各种感知和补充性情境的社会循环过程
(五)走向一种适当的社会概念
(六)对走向精神社会学之诸步骤的初步概括论述
(七)社会学的三种类型和精神社会学的相应层次;结构和因果关系
三、有关精神的恰当概念和不恰当概念
(一)对黑格尔的精神论的第二次回顾
(二)精神概念的发生
(三)精神的主观表现和客观表现,意义的社会发生
(四)意义的超个人特征
(五)对作为一种观念模型的隐德来希的批判
(六)说明的程序和揭示的程序,各种事件的结构
(七)关于世界是不是具有结构的问题
(八)重新考察的因果关系说明和揭示性说明
(九)与因果关系有关的结构概念和随机概念,多重因果关系问题
(十)史学研究与结构观点
(十一)作品的基质和行动的基质
(十二)发现作品和行动之间的结构性关系
四、精神社会学概要
(一)处于公理层次上的精神社会学,社会本体论及其与思想的历史特征的关联
(二)处于比较类型学层次上的精神社会学
(三)处于历史性个体化层次上的精神社会学
五、扼要重述:作为一个探究领域的精神社会学
(一)公理式的观念
(二)比较类型
(三)关于个体化的社会学
知识阶层:它过去和现在的角色
文化的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