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纵论文史,品评古今学术的著作。它不仅是史学园地里的奇葩,而且也是文学批评园地里不可多得的佳作,堪称能与《史通》匹敌的第二部史学理论巨著。本书大约始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至嘉庆六年(1801年)为止,历时20余年。此书要为著作之林校雠得失,品藻流别,进而讨论笔削大旨,故皆用辩驳评论的体裁为写作方法,而其中心则侧重于史。由于它是"文""史"通义,综合讨论文史理论问题,作者在本书中的主要观点有:其一,"六经皆史"论。章氏提出"六经皆史"的命题,以为《六经》皆属先王的政典,记述了古代的典章制度,说明史之源起先于经,并且指明经术乃是三代之史而为后人所重视。其二,有关历史编纂学问题。这是该书的主要内容之一,章氏认为史家治史要有尊重历史真实的基本态度,即"填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的态度。其三,把方志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我国方志起源很早,但把方志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提出系统的理论主张,始自章学诚。章氏不但对方志的性质、内容、体例等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将其主张贯彻于具体的编修方志的工作中。章氏的有关方志的论述,如今仍保存在《文史通义》和《章氏遗书》中。这是章氏对方志学的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