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季陶传》是黎洁华和虞苇最近完成的一部力作。黎洁华用了十年功夫,从搜集资料,作专题分疏发表论文,然后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写出全传,并邀请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虞苇一起对本书进行修改工作,其费时费力可见一斑。写《戴季陶传》有一个难处就是,无论他所处的时代和生平经历以至思想表现都是非常复杂多变的。由于他是个政治敏感人物,在国内有相当时期成为学术研究的禁区。改革开放以来,禁区虽然逐步打开,但研究成果还是不多,而且由于立场观点不同,如台湾出版的对戴氏都作了肯定的评价,而国内却是否定的多,看来双方都有偏颇之处。本书作者则力求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实事求是地对戴氏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思想和活动重新进行分析与评价,揭示其思想活动的规律,并尽可能对有关的问题提出中肯的、有新意的看法。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所谓知人论世,对传主没有深切的理解是难以做到的。现在年轻的学者,对近半个世纪前去世的戴季陶不可能有共时性的印象,对他只能作为历史人物来处理。写传记要做到有理有据,就要靠搜集材料的功夫和个人的理论素养了。而洁华同志这方面经过多年努力,可以说是取得超越前人和时贤的研究成绩的。本书作者虽也注意吸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但更关注其不足之处,能够脚踏实地地从搜集原始资料做起。如戴氏留学归来至辛亥革命这段时期的思想研究,由于史料缺乏,国内由三位作者合写的《国民党的理论家戴季陶》,对某些重要的思想史实就没有涉及。本书作者则根据20世纪90年代新出版的珍贵史料,考察了戴氏在该时期的活动,展示出其如何由一度主张君主立宪制改而主张民主革命的过程。如民国元年(1912),在对待袁世凯的问题上,戴氏提出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不同的意见,表现出当时他对袁的敏锐观察力。还分析了这个时期戴氏与孙中山的关系和他所以得到重用的原因。此外还考证出戴氏曾参加南社与新南社的史实。弄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戴氏早期思想研究的开拓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