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识读物宗教的历史

宗教的历史

宗教的历史

定 价:¥35.00

作 者: (英)凯伦·法林顿(Karen Farrington)著;秦学信,杨春丽译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丛编项: 彩色人文历史
标 签: 哲学宗教历史

ISBN: 9787537931847 出版时间: 2004-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4cm 页数: 192 字数:  

内容简介

  宗教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深广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的精神活动、信仰模式、心理状态、行为方式、伦理概念、风格习惯中处处可以察见原始宗教的残留。作为一种根植于人类的存在,宗教无一例外地诞生于每个民族的历史中。现在不同文化环境的作用之下,宗教与宗教之间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和多元态:多数宗教离不开造物神的支持,面佛教却似乎拒绝神;有的宗教喜欢独身,有的宗教赞美多予多孙;有的教义推崇削发,有的却不准教徒动身上一根毫毛……《宗教的历史》运用形象的素材,生动地介绍了人类各种主要宗教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崇拜、仪式、信条、礼俗、节日、传奇、先知、名人等;将各大代表性宗教置于不同的社会景观与历史时段中加以解读,还原基本真面貌。在全球化带来文化融合也带来文化冲突加剧的今天,透过不同宗教的了解而达到对不同文化的领域,这是《宗教的历史》的初衷所在。我们大都同意宗教是人类某些需求的替代品或慰藉的说法。在科学和人类其他智能足以解释世界万物之前,也许宗教总会存在。本来,世上一定会有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没人能回答为什么雷电击中的是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生命中更有许多事情是难以操纵的——比如谁也摆脱不了死亡。然而人类却倾向于这么做。的确办不到时,人们便乐意让一种高于自己的超凡力量——神或上帝——作为世界的终极答案存在着安排一切。人类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好奇心、解释欲与操控愿望常常可能指向同一个结果——宗教的产生。因而对宗教的回顾也就成了对人类本能的一种回顾。宗教的历程典型地印证了人类精神活动的双重性:在种种负面、消极的现象背后,我们的确看到了宗教于引导敬畏心、鼓励自省与自律、传播道德感、培养慈善情怀等方面的突出功用。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凯伦·法林顿早年曾作为记者活跃于伦敦新闻界。后转入伦敦中央刑事法院工作,1987年成为专业作家,从事专题历史著述的写作,主要作品有《刑罚的历史》、《巫怪的历史》等。

图书目录


前言
世界宗教大事年表
第一章 古远的崇拜
 史前宗教
 母亲神
 非洲
 北美洲
 中美洲南美洲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太平洋诸岛屿
第二章 古代宗教
 古埃及人的心灵
 希腊式崇拜
 多神的罗马
 宗教摇篮——波斯
 斯堪的纳维亚诸神
第三章 犹太教
 人类祖先
 出埃及
 先知书
 《托拉》和《塔市德经》
 迈蒙尼德教义
 犹太教会堂
 节日
 历史、道德与磨难
 大屠杀
第四章 印度教
 一神,或是多神
 经典
 轮回业报
 种姓制度
 寺院
 节日
第五章 其他东方宗教
 道与道教
 中国圣人孔子
 儒学与儒教
 神道教
 耆那教
 琐罗亚斯德教
第六章 佛教
 悉达多的故事
 四圣谛
 八正道
 教义与教派
 禅宗
第七章 基督教
 耶稣传奇
 神迹
 信仰的象征
 使徒们
 《圣经》
 早期基督教
 东西教会分裂
 天主教
 十字军东征
 异端裁判所
 宗教改革
 英国兴起新教
 清教徒们
 教堂
 节日
第八章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古兰经》
 日常三功
 斋戒之日
 麦加朝觐
 清真寺
 苏非派
 穆斯林世界
第九章 锡克教
 古鲁·那纳克
 继承者们
 圣典
 崇拜与活动
 现代锡克教
第十章 其他宗教与伪宗教
 摩门教
 耶和华见证会
 克里须那信徒
 拉斯特法里运动
 巴哈教派
 唯灵派
 杂糅式神学
 种类繁杂的邪教
 科学教会
 统一教团
 毁灭性惨案
术语表
致谢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