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我国生产力水平上了大台阶,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这本《世界经济论坛2002—200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差距。我们还要奋力进取,急起直追。——曾培炎多年以来,全球竞争力报告对世界各国经济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最具权威性、最全面的分析。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世界经济论坛2002—200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更加精彩,这份报告提供了80个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最新数据和排名,介绍了一流学者和国际组织领导对全球竞争力的前沿研究。与往年的报告相比,今年的报告涉及范围更广。本报告首先介绍了被广泛引用的全球竞争力指标和经济增长指标。接着,对非洲、亚洲。中东欧和拉美地区的竞争格局逐一扫描。本报告还对竞争力的各个重要方面分别加以讨论,包括国家创新能力、政府治理、外商直接投资、贸易绩效等。最后,本报告列出了各国在国际竞争力各项指标中的排名、相关的数据和对高级工商经理们的调查结果。今年,在世界范围内有4800多名工商界的领袖参加了经理人员观点调查,充分表达了他们对本国经济运行情况的感受和观察。《世界经济论坛2002—200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给工商界领袖、政府决策者和学者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国经济所面临的最关键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