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认识自然的宏观框架——自然区划
(一)植物分布的地带性
(二)自然区划研究
(三)中国综合自然区划
(四)综合自然区划应用的广阔前景
二、农业自然生产潜力
(一)万物生长靠太阳
(二)温度与农作物生产的关系
(三)水分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
(四)影响农作物生产的土壤条件
(五)中国的农业自然生产潜力
三、黄土高原的土壤保持
(一)土壤水力侵蚀产生的原因
(二)土壤水力侵蚀的治理
(三)种草植树与黄土高原的治理
四、华北农业与水利问题
(一)黄河决溢危险与应对措施
(二)充分利用降水,发展旱作农业
(三)华北平原的节水问题
五、坡地的改良与利用
(一)坡地问题的重要性
(二)提高南方坡地的持续生产力
(三)等高活篱笆——坡地改良的生物措施
(四)一面坡与小流域治理
六、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
(一)关于森林的气候作用
(二)关于森林的水文效应
(三)绿色水库能代替白色水库吗?
七、温室气体与全球变化
(一)大气中CO2含量及温室效应问题
(二)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三)中国将来的情景及应采取的对策
八、陆地系统科学——综合观和区域观
(一)急起直追的陆地系统科学
(二)从多学科到跨学科的探索
(三)辩证地观察和分析问题
(四)着眼全球、立足区域
九、钝端科学必利其器
(一)实验模拟与定位试验
(二)强大武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三)组装科学——应用已有的成果
结语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