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一把火将金朝原来的首都—— 上京内的宫殿尽行焚毁。然后率领满朝文武百官自会宁府千里迢迢迁都燕京(即今天的北京)。在辽代,契丹族统治者实行的是一京为主、多京并存的都城制度,当时的北京(南京)仅为其五都之一。金朝虽然依旧东、西、南、北、中五京并存,但作为中都的燕京,实际上成为整个中国的政治中心。完颜亮不仅将上京的金太祖及宗王等贵族之族裔迁移中都,从而削弱了东北地区女真贵族的反对势力,甚至还将祖先原本安置的陵寝也一并迁到金中都来,借以断绝了反对迁都的女真贵族们的舆论根据。随之南来的,还有大批女真等少数民族百姓,他们开始在中原定居。同时,大批中原地区的民众迁往东北地区。这不仅有利于民族融合,更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从此,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一个封建政权的首都。历史学家正是因为这一理由,才把贞元元年作为北京城正式建都的开始。打那儿以后,经过元、明、清、民国,特别是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已有了850年(到2003年)的建都史。世界上最早的城市约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北京虽然建城、建都的时间都不是最早的,但是,它在经历了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之后依然巍然屹立,并且充满活力,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无疑,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吸收和借鉴外来经验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更新改造的能力。近年来,北京的建设再一次进入了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国门乍开,扑面而来的一切新事物令人充满了好奇和迷惑,似乎有些应接不暇。于是乎圄囵吞枣的照抄照搬、一味模仿,成为我们学习外来文化的主流。在城市建设方面,盲目追求高层建筑,追求大广场、大草坪、大马路,由此带来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破坏,现代化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黄河九曲终归海。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必将摸索出一条适合北京建设与发展的新路。为此,仅仅局限于少数科学家、学者或政府官员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应当动员起社会各界的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地去解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仅要向别人学习,更要向自己学习,充分继承和弘扬北京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那些经得起检验的经验和原则,实现优势互补,在二者的有机结合中,形成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本书力求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在“人建造了城市,城市影响了人 ”的互动关系中,充分展示北京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代表的民族传统文化,并且通过城市这一物化了的传统文化形式对北京人观念、习俗、城市性格的影响,来揭示北京城市文化的无穷魅力。无疑,这是一个较新的角度,带有相当的尝试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本书采用由远到近的历史纵深手法和由全面到具体的逐渐深入手法,有点有面,有历史有现实地介绍了北京的历史和建设情况。第一篇首先介绍了关于“城”与“市”,以及京师的一般概念及其基本特色。第二、第三两篇实际讲的是北京城由小到大的历史演进过程。从第四篇开始,关于北京的介绍具体化。其叙述方式是由远到近:先是城墙,然后是城门,进入城门后进一步采用俯视法,进入眼帘的是贯穿全城南北的中轴线,以及位于中心的皇宫、皇城,周围密布的坊巷、道路。第五篇的后半部分,主要通过对四合院——城内建筑的主要形式,及其演绎形式——衙署、王府、民宅、坛庙的具体分析,使读者切实感到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对人的影响。第七、第八篇则是对皇宫、寺庙——四合院的极致形式进行了并非全面但却典型、生动的介绍。第九篇在介绍城市的安全问题时,既有真实性的介绍——关于北京地区的长城,借以帮助读者从整体防御的角度,体会北京安全保卫的设施,同时也有关于“城隍”、“五镇”的介绍。这在当代人看来也许是荒谬的,然而在当时却有相当的历史真实性。第十篇是关于北京现代化建设的介绍。在此之前的第六篇,则是关于城市建设的一些趣话。形式尽管活泼,内涵却是丰富、严肃的,且有一定的可读性。 也正因为本书在写作中的新角度、尝试性,致使其在很多方面不够成熟,甚至存在谬误。所以,读者、专家的指导、建议就显得格外重要和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