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务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和实践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和实践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和实践

定 价:¥25.00

作 者: 李扬,刘华,余维彬编著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丛编项: 研究生院金融专业研究生参考书
标 签: 银行学\货币理论

ISBN: 9787801627087 出版时间: 2003-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357 字数: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发展和变化,一方面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则给金融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波动性,使金融机构面临日趋严重的金融风险。墨西哥和巴西债务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金融危机的相继发生,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不仅对一国乃至全球金融及经济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更对银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显然,银行业要在新世纪中获得稳定发展,必须从对世纪末的一系列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必须把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尤其是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和不良资产的防范与处置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作者简介

暂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和实践》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银行信贷风险的概念与种类
一. 金融风险和信贷风险
二. 信贷风险的种类
第二节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管理思路
一.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二.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回顾
三.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思路
第二章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测量
第一节商业银行信贷市场风险测量
一. 早期方法
二. VAR方法
三. 压力试验
第二节商业银行信贷信用风险测量
一. 传统方法
二. 商业银行信贷信用风险测量方法的新发展
第三节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测量
一.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风险环境
二.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信用风险环境
三.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测量
附录:中国建设银行客户信用等级基本得分计算表
第三章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技术管理
第一节商业银行信贷定价
一. 商业银行信贷的定价原理
二. 企业贷款的定价
三. 消费贷款的定价
第二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散. 对冲和转移
一.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散. 对冲和转移的基本原理
二. 商业银行信贷市场风险对冲
三. 商业银行信贷信用风险分散和对冲
第三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资本准备
一. 资本来源及计量
二. BIS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资本充足要求
三. BIS关于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资本充足要求
四. 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第四节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技术管理
一.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定价
二.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风险管理
三.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信用风险管理
四.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五.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准备
第四章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
第一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
一. 内部控制的定义
二.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三.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的概念及演变
第二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 “巴塞尔体系”中的内部控制思想与原则
二. 巴塞尔《核心原则》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三.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第三节商业银行内控制度比较与借鉴
一. 美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 德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 法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 中国香港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五. 启示与借鉴
第四节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回顾
二.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评价
三. 建立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内控机制的必要性
四.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内控机制建设的难点
五.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第五章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外部监管与约束
第一节商业银行监管
一. 商业银行监管政策的产生原因
二. 商业银行监管的组织模式
三. 商业银行监管政策的调整原则
四. 目前广泛接受的商业银行监管框架
五. 银行跨境监管的探索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
一. 市场约束的基本框架
二. 加强市场约束的典型探索——新西兰监管改革实践
三. 广泛的争议
四. 早期效果与启示
第三节我国商业银行监管
一.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制概况
二.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建议
第四节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约束
一. 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市场约束的尝试
二.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约束的几点看法
附录: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一览
第六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风险控制
第一节不良贷款的概念与分类方法
一. 不良资产与不良贷款概念的界定
二. 不良贷款的统计与分类
第二节不良贷款的宏观经济后果
一. 不良贷款:银行危机的根源
二. 对实质经济部门的损害
三. 不良贷款:宏观经济政策的掣肘
第三节中国不良贷款的现状与成因
一. 中国目前不良贷款的现状
二.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制度性与技术性
第四节国外处理不良资产的方法与经验
一. 日本:银行不良债权的法制化处置
二. 韩国:组建资产管理公司
三. 瑞典:“坏银行”与“好银行”处理并重
四. 法国里昂信贷银行:市场化与民营化
五. 匈牙利:“收购. 注资. 民营化”三部曲
六. 波兰处理不良资产:捆绑式的化解措施
七. 国外处置不良资产的几点启示
第五节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
一. 企业破产以偿还银行债务
二. 提取坏账准备金冲销不良贷款
三. 商业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化为股权
四. 不良贷款的出售
五. 注入公共资金与资本市场筹资
六. 资产管理公司在我国的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