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特点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特点
...第三章麻醉前准备和用药
...第四章针刺麻醉与区域神经阻滞麻醉
...第五章全身麻醉
...第六章麻醉性镇痛药
...第七章肌肉松弛药
...第八章药物相互作用
...第九章气道管理
...第十章围术期监测
...第十一章输液输血治疗
...第十二章控制性降压
...第十三章低温麻醉
...第十四章唇腭裂手术麻醉
...第十五章口腔颌面肿瘤手术麻醉
...第十六章口腔颌面创伤手术麻醉
...第十七章颞下颌关节疾病手术麻醉
...第十八章显微外科手术麻醉
...第十九章激光手术麻醉
...第二十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麻醉
...第二十一章心脏病患者的麻醉
...第二十二章肥胖患者的麻醉
...第二十三章非住院患者的麻醉
...第二十四章麻醉恢复室
...第二十五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第二十六章麻醉并发症
...第二十七章镇静与手术后镇痛
...第二十八章颌面颈部镇痛治疗序言追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伤员突然地来如潮涌,限于该时麻醉技巧,采用乙醚吸人,难免诱导.维持和复苏过程中合并症多,使用静脉注射硫喷妥钠,珍珠港役显示着濒休克的伤员死亡率高,至于局部麻醉,镇痛不全与肌肉僵硬经常导致手术操作难以进行,同时病人亦难以忍受.幸而其时有高明的生理学家.药理学家.药师和机械工程师等参军,加入了抢救队,目睹现场,在其后的10余年间,改造和制作了多种麻醉和监测用具,发明与更新了许多全麻药.局麻药.肌松药.镇痛药.抗焦虑药以及生命挽救辅佐用药,麻醉学科得以达到现代的水平.现代临床麻醉,术前须深入了解病人情况,促使生理.病理指数(称为APACHE,即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thestimation)达最佳状态,术中不仅镇痛美满.肌松足够,同时还保持着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等应有的功能,维持着血流.水和电解质等平衡,而且无损于免疫.抗炎和肝肾等功能,术后应注意康复平稳而迅速,按需维持镇痛持续,营养得宜,遇有意外或合并症则抢救及时,而且有效,危重者并须连续描记各项有关生理参数,以备及时自动报警之需.无疑临床麻醉学范畴不仅限于手术室,必须兼及麻醉后护理(PACU)和垂危病人重点护理(1CU),又得开设疼痛门诊和疼痛病室,作为主要负责者.鉴于时代外科的分工更精更细,除了历史沿革较长的骨科.腹部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等外,在这一世纪尤其是最近的50年,又开展了胸外科.神经颅脑外科.心外科.血管外科.手外科.显微外科等,建立口腔颌面外科是势在必行,相应地设立口腔颌面外科的麻醉学,发展才能更快更完善,这是无庸讳言的.现代临床学科,依靠着多学科的协作与支持,理论指导实践,哲理常有待临床核实,口腔颌面外科麻醉学当然亦无例外,而且甘争当先锋.本书的写作,旨在阐明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的特点,尤其是存在的疑难问题该怎样合理地解决.凭着作者们多年来的临床实践,气道务必保持通畅,通气不得低于正常安全极限,广泛引证了现代观点与新知,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设和条件,章节的划分与陈述的方式,既仔细又踏实,因此本书不仅适合于初学者作为教材,也值得提供非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的专家们参考,使这方面的知识前言回顾我国现代麻醉学的发展史,不难发现,短短的50多年时间里,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成就,其中凝聚了诸如吴珏.谢荣等几代麻醉界前辈们的不懈努力.如今,麻醉学科有了飞速的发展,麻醉学的业务范畴不只是局限于手术镇痛,还覆盖了围术期管理.重症监测.急救复苏和疼痛治疗等多个方面.从此,我们的麻醉医师不再是以前的那个“麻醉师”,在专业素和临床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作场所从手术室扩大到麻醉后监护(PACU).重症监测治疗(1CU),工作性质从临床医疗延伸到教学和科研等各个领域.走出手术室,成为能够承担起整个围术期管理与治疗的“围术期医师”已是21世纪麻醉医师的发展趋势.口腔颌面外科麻醉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在麻醉学发展的大前提下,正日益壮大起来.早在70年代,我国在唇腭裂手术麻醉方面积累的病例已居世界前列.近年来,又新增了婴幼儿手术的综合序列治疗.依托口腔颌面外科等多学科的共同协作,这些工作颇有成效.气道困难在口腔颌面外科病例中常见,“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具有国内特色,其研制成功将有助于攻克这一临床难题.20多年来,国内开展的应用显微技术对头面部肿瘤切除后大面积缺损施行血管化组织移植修复手术,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并在麻醉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颅颌面严重畸形修复.巨大血管瘤.神经纤维瘤切除等高难度手术,我国的手术和麻醉医师也同样勇闯禁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基础研究领域里,由于条件的限制国内起步较晚,与先进国家之间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但目前已逐渐涉足相关的免疫生化.电生理.药理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于国内尚缺少口腔颌面外科麻醉方面专业书籍的现状,在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编写了《现代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一书.本书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旨在满足新形势下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为该领域或相关领域的广大麻醉专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书籍.书中参编作者主要有从事口腔颌面外科麻醉多年的专家.学者,也有年轻的博士和硕士.编写中,承蒙前辈吴珏教授和邱蔚六教授的爱护和关心,不遗余力为本书作序言,也得到了张志愿教授的帮助和支片断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特点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在牙外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年轻的医学分支学科.虽然在我国仅有40余年的历史,但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在诸如颅颌面联合切除治疗晚期口腔颌面恶性肿瘤.使用显微技术对肿瘤切除后缺损进行游离组织移植整复.唇腭裂畸形的序列治疗和颞下颌关节疾病治疗等领域已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外科的发展推动了与之相关的麻醉学科的发展,而麻醉的保障又是外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两者间相互渗透和融合,不可分割.具体了解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特点,将有助于针对性地采用合适的麻醉方法,并提高整个围术期的麻醉管理水平.第一节根治性外科与功能性外科当前肿瘤治疗中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生存率,二是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前者要依靠综合治疗和根治性外科,而后者则需要功能性外科的帮助.目前,手术仍是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主要有效治疗手段.根治手术和整复手术相辅相成而存在,只有在完全根治肿瘤后才有必要实施整复手术,也只有在整复做基础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使根治手术进行得更为广泛和彻底.总之,应以肿瘤根治手术为主,与整复手术相结合,既使肿瘤得到根治,又能在功能和外形上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如今,头颈肿瘤外科.整复外科和显微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肿瘤根治术后大面积缺损和功能障碍的修复成为可能,从而可为术后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同时提高提供前提保障.通常,应遵循头颈肿瘤切除术后整复的原则:①彻底切除癌瘤第一的原则.在处理肿瘤缺损和修复关系时,绝不能因考虑缺损过大而姑息了对癌瘤的根治,对受累的或被包括在切除范围内的组织器官,只要不因切除而危及生命均须一并予以切除.②实施整复时应首先考虑选择最简单的技术并同时在功能和美容上又合乎人体需要的原则.这样有助于简化手术程序.减小对患者的创伤.为失败时可采用下一步的补救计划创造条件.③创口一期愈合的原则.处理时,避免创口感染造成二期愈合,以尽可能缩短疗程时间,并在创口愈合过程中注意密切观察有无肿瘤复发的迹象.④修复计划与癌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