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
1.1 基本概念 1
1.1.1 通信的分类 1
1.1.2 通信方式 2
1.1.3 传输技术 3
1.1.4 质量指标 3
1.2 现代通信的主要技术 4
1.2.1 移动通信 4
1.2.2 光纤通信 4
1.2.3 多媒体通信 5
1.2.4 Internet技术 5
1.2.5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5
1.2.6 智能网(IN) 5
1.2.7 其它技术 5
1.3 现代通信新技术的目标 6
1.4 现代通信新技术的分层结构 6
1.5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 7
1.5.1 交换 7
1.5.2 数据报和虚电路 8
1.5.3 面向连接的系统和无连接的系统 9
1.5.4 路由选择 10
1.5.5 流量控制 10
1.5.6 帧中继 10
1.5.7 网络接口 11
小结 11
思考与练习 11
第2章 光纤通信技术 12
2.1 光纤通信的发展与现状 12
2.2 光纤通信系统及其应用 14
2.3 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光器件 16
2.3.1 光纤 16
2.3.2 光源 20
2.3.3 光检测器 21
2.3.4 光无源器件 23
2.4 光放大技术 28
2.4.1 光放大器的种类 29
2.4.2 光放大器在光波系统中的应用 29
2.4.3 半导体光放大器及应用 29
2.4.4 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及应用 31
2.5 多信道光波系统 35
2.5.1 光时分复用(OTDM) 35
2.5.2 光波分复用(WDM) 36
2.5.3 光频分复用(FDM) 38
2.5.4 光码分多址复用(OCDMA) 39
2.5.5 副载波复用(SCM) 42
2.6 相干光通信系统 42
2.6.1 相干光通信的基本原理 43
2.6.2 相干光通信的关键技术 46
2.6.3 相干光通信的应用与发展 47
2.7 光弧子通信系统 48
2.7.1 光弧子及其特性 48
2.7.2 光纤损耗与光弧子能量的放大 50
2.7.3 光弧子通信的实验研究 51
2.8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52
2.8.1 数字复接 52
2.8.2 二次群帧结构 54
2.8.3 正码速调整的基本原理 56
2.9 光同步数字传送体系(SDH) 58
2.9.1 SDH的产生 58
2.9.2 SDH的特点 59
2.9.3 SDH的帧结构及关键技术 62
2.9.4 SDH的现状与发展 63
小结 63
思考与练习 64
第3章 数字移动通信技术 66
3.1 移动通信概述 66
3.1.1 移动通信的特点 66
3.1.2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与蜂窝网理论 67
3.1.3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69
3.1.4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71
3.2 数字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72
3.2.1 蜂窝组网技术 72
3.2.2 多址技术 77
3.2.3 调制技术 81
3.2.4 语音编码技术 85
3.2.5 交织技术 86
3.2.6 分集技术 88
3.2.7 自适应均衡技术 89
3.3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90
3.3.1 频率配置 91
3.3.2 系统结构 92
3.3.3 号码与识别 93
3.3.4 GSM系统的数字无线接口 95
3.3.5 GSM系统的安全性管理 99
3.3.6 移动用户的接续过程 101
3.3.7 GSM系统的移动性管理 102
3.3.8 DCS1800系统简介 104
3.4 Q-CDMA(IS-95)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05
3.4.1 CDMA系统中的扩频码与地址码 106
3.4.2 正向信道及其信号设计 108
3.4.3 反向信道及其信号设计 110
3.4.4 功率控制 114
3.4.5 CDMA系统的安全性管理 115
3.4.6 CDMA系统的移动性管理 116
3.4.7 CDMA系统的呼叫处理 118
3.5 第三代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 120
3.5.1 个人通信的概念 120
3.5.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概况 120
3.5.3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新技术介绍 123
小结 127
思考与练习 127
第4章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 129
4.1 概述 129
4.1.1 ISDN基本思想 129
4.1.2 BISDN的概念 130
4.2 ATM技术 131
4.2.1 ATM产生的背景 131
4.2.2 ATM网络功能 132
4.2.3 ATM信元传输和格式 133
4.2.4 基于ATM的BISDN协议参考模型 135
4.3 ATM交换机 139
4.3.1 宽带业务对ATM交换机的要求 139
4.3.2 ATM交换机的任务 140
4.3.3 ATM交换机模块 141
4.3.4 ATM交换机结构 144
4.4 ATM通信网接口 145
4.4.1 ATM通信网接口概念 145
4.4.2 ATM通信网接口结构 145
4.4.3 典型ATM物理层接口介绍 148
4.5 ATM通信网信令 149
4.5.1 ATM信令基本概念 149
4.5.2 基于ATM的BISDN信令体系 150
4.5.3 ATM的信令信息格式 151
4.6 宽带接入网技术 152
4.6.1 接入网(AN)概念 152
4.6.2 接入网的主要功能 152
4.6.3 宽带接入网的设计 153
4.6.4 宽带接入网的物理传输媒质 157
4.7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实验网络实例 157
4.8 ATM现状及技术展望 158
4.8.1 ATM面临的若干问题 158
4.8.2 ATM网与千兆以太网技术比较 159
4.8.3 ATM与Internet融合 160
4.8.4 宽带通信网展望 161
小结 163
思考与练习 164
第5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 166
5.1 概述 166
5.1.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166
5.1.2 多媒体通信及其主要特征 167
5.1.3 多媒体通信业务 167
5.1.4 多媒体通信的应用 168
5.1.5 多媒体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168
5.2 音频数据压缩技术 169
5.2.1 概述 169
5.2.2 音频数据压缩技术 171
5.2.3 音频压缩的国际标准 175
5.3 图像数据压缩技术 176 5.3.1 概述 176
5.3.2 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技术 177
5.3.3 图像数据压缩的国际标准 180
5.4 多媒体通信网络 184
5.4.1 多媒体通信对通信网的要求 184
5.4.2 现有网络对多媒体通信的支持 186
5.5 中国公共多媒体通信网(169) 191
5.6 会议电视系统 194
5.6.1 概述 194
5.6.2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 195
5.6.3 会议电视系统的基本工作模式 197
5.6.4 有关协议标准 198
5.6.5 H.323会议电视系统 198
5.6.6 会议电视的应用 200
5.7 可视电话系统 200
5.7.1 可视电话系统的组成原理 201
5.7.2 H.324多媒体电话终端 201
5.7.3 可视电话的发展方向 202
5.7.4 国际标准 203
小结 204
思考与练习 204
第6章 Internet技术 205
6.1 概述 205
6.1.1 Internet的起源及其发展 205
6.1.2 Internet的内含 206
6.1.3 Internet的应用 206
6.2 Internet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 207
6.2.1 计算机网络 207
6.2.2 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 208
6.2.3 网络互联 211
6.3 TCP/IP协议 214
6.3.1 TCP/IP协议的结构和组成 214
6.3.2 网际协议IP 216
6.3.3 传输控制协议TCP 218
6.4 Internet网的地址系统 219
6.4.1 IP地址 219
6.4.2 Internet的域名系统 220
6.5 Internet的应用 221
6.5.1 电子邮件(E-mail) 221
6.5.2 远程登录和TELNET协议 224
6.5.3 文件传输和FTP协议 227
6.6 信息浏览和WWW 229 6.6.1 WWW的产生 229
6.6.2 WWW中的基本概念 230
6.6.3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230
6.6.4 超文本标记语言 231
6.6.5 WWW浏览器 232
6.7 IP电话技术 233
6.7.1 IP电话的概念 233
6.7.2 IP电话技术 233
6.7.3 IP电话的通话方式 235
6.7.4 IP电话系统的基本结构 236
6.7.5 IP电话的相关技术标准 237
小结 237
思考与练习 238
第7章 智能网 239
7.1 概述 239
7.1.1 智能网的定义 239
7.1.2 IN的组成 240
7.1.3 IN的概念模型 242
7.2 IN的国际标准 243
7.2.1 INCS-1标准 244
7.2.2 INCS-2标准 244
7.2.3 INCS-3标准 245
7.2.4 INCS-4研究的内容 245
7.3 IN支持的业务 245
7.3.1 业务与业务属性定义 245
7.3.2 INCS-1支持的业务 246
7.3.3 智能业务的特征属性 247
7.3.4 INCS-2的业务 247
7.4 智能网应用协议(INAP) 248
7.4.1 No.7信令系统 249
7.4.2 INAP操作的定义方法 250
7.5 IN与移动网的综合 251
7.5.1 IN与移动网综合的基本原理 251
7.5.2 CAMEL介绍 252
7.5.3 CAMEL应用系统介绍 255
7.5.4 IN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257
7.6 IN与Internet互联 259
7.6.1 IN与Internet互联支持的业务 260
7.6.2 PINT的互联方案 260
7.6.3 ITU-T讨论的互联方案 261
7.6.4 WebIN互联方案 262
7.7 宽带智能网 263
7.7.1 宽带智能网的主要特点 263
7.7.2 宽带IN中研究的主要技术 263
7.7.3 VOD业务的实现 263
7.7.4 宽带智能网的参考体系结构 264
小结 266
思考与练习 266
附录A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268
附录B 世界主要标准化组织一览表 275
参考文献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