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戏剧艺术梅兰芳与二十一世纪(之三)

梅兰芳与二十一世纪(之三)

梅兰芳与二十一世纪(之三)

定 价:¥23.00

作 者: 徐城北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梅兰芳三部曲
标 签: 戏剧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0428466 出版时间: 2000-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187 字数:  

内容简介

  片断:如果……·如果孟小冬没离开梅孟小冬是中国近代京剧史上“坤生”(女老生)的杰出典范,是百年不遇的一个人才。她和梅的结合,同时给两个人的艺术与人性都增加了一笔“亮色”。孟之离开梅,是有很大的偶然因素的,如果梅不去美国,她或许就不会遇到尴尬。当然,遇到尴尬的反倒是梅了。但在那个时代,相信梅自有化解尴尬的办法。比较大的麻烦,倒是解放初期实行《婚姻法》。这种麻烦,也曾出现在其他一些男旦的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其他男旦都采取了“仅留其一”的办法。但梅毕竟不是一般人,孟更不比某些上层民主人士身边的妾。他俩继续保持这种关系,至少会给梅带来干扰,干扰会因后来不断的政治运动而加剧。如果梅、孟在解放之初就毅然分手,也会在梨园内外引起许多未必重要、却在艺术上极有价值的话题。这种话题延续的时间一长,也会对建国初期所需要的安定局面产生影响。试想:如果那时梅、孟索性丢开这问题“自已不管”,而让政府有关部门去来一个“凭天断”,相信层层上报之后,像周总理那样的天才,恐怕也会感到棘手。他肯定又要去请示毛泽东了。毛打仗是绝对的英明,但要去了断这样的家务事,怕倒也是平生第一次了吧?·如果不爆发抗日战争假使不爆发抗日战争,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其后的梨园会是什么样子?没有抗日,首先会使国民党和共产党各自力量的对比和对抗,都沿其原来水平持续发展,而不会发生如今早已显现的那些新变化。小而又小的,其次又其次的,才能谈到京剧当中的京派和海派。那样,梅兰芳就不会在1933年南下上海(后来又去香港)当寓公,程砚秋也无须扛锄北平西郊的青龙桥种地。北平的京派京剧继续繁荣,南方和上海的京剧,反倒要差一些了。·如果马连良再强盛一些这可能是个一直还没被人谈起的题。如果马连良再强盛一些,同时某些方也再检点一些,那么京派京剧的整体力也就更加强大,这种强大或许会对梅兰芳产生影响。京剧之主要行当是一生一旦,生主要是老生,巳主要是青衣。梅兰芳从二十年代开始,就牢牢站在了首席青衣的位置;马连良从“富连成”出科不久即崛起.连续在“前中后”三期的“四大名旦”中占有位置,这些业绩可以确认他是北平生行的第一位人物。我小时候,就在戏园子里亲耳听到戏迷这样说:“这辈子要是没听过梅“王芳和马连良,那就算白活了。”梅与马在艺术上都讲求平均分,同时又都不太懂政治。但梅大事不糊涂,马则有时犯迷糊。于是这一来,马就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每回都要影响他许多年。其实马的这些“毛病”在追求政治的年代,弄得梅兰芳也爱莫能助了。·如果一解放就搞极“左”这问题似更没人谈过,但经历过“文革”,肯定很多人心里想过。假如中国共产党的极“左”从一解放就风行,那梨园秩序也会相应大乱,程砚秋就有可能取代梅兰芳。程是梨园最早人党的,介绍人是周恩来和贺龙。程早期内心深处受到过多的压抑,于是此时才释放出来,并且有时矛头就直指梅兰芳。据说程为此在党内受到委婉的批评,梅也因受到这种“压力”而争取入党。还有假使一解放就搞极“左”,那么另一个结果就会是极大促使地方戏的兴起,它们会有意无意间联合起来“欺”京剧,因为地方戏在“配合和从属‘政治’演现代戏”上边,比京剧实在是有办法得多。·如果解放后周信芳干得再‘宽’些周信芳在台上是很宽的,假使他解放后把工作“触角”延伸到上海的电影、话剧界,并做出一些更“宽些”的实绩,那么海派戏剧文化活动就会更昌盛,同时也向北京发起更猛烈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的梅兰芳,恐怕很难再慢悠悠了,也只能急起直追,整个北京的戏剧圈也会为之激荡,京剧那种慢悠悠的古典性格也不得不因之淡化。·如果梅不在1961年就去世如果梅去世时间向后推移,那么他如何在1964年的京剧现代戏会演中表态?个更大的问题是:他能否安然度过“文革”?老舍在太庙遭到毒打而自杀,梅兰芳如果也被揪到太庙,那种羞辱肯定会比老舍为甚。面对此情此景,他究竟会怎样呢?荀慧生是在太庙遭受羞辱之后,回家感到种种的不堪,但终于忍了下来。他梅兰芳毕竟是“四大名旦”,是整个中国剧坛的顶梁柱,他能够忍耐得住么?应该承认,梅逝世是“死得其时”的。当时的党称他为“一代完人”,到“文革”时,红卫兵则抄了他的家又砸了他的坟。梅和所有的著名文化人是不能置身事外的。他当时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自杀全节,一条是委曲求全,好像不容易有第三条道路。如果采取了后者,等“文革”后又得“说清楚”,只有先“说清楚”了才能得到理解。而这“说清楚”对梅来说,无疑又是很难受的一件事。所幸政治家通常是既会作报告也会作检讨的,这可能是职业习惯所致。检讨一次不行,马上又可以进行第二次。可怜人梅兰芳就难了。他的嘴巴只会说戏,如果用说戏的态度去检讨,肯定是要遭殃的。所以真站到梅自身的立场来看,1961年——无疑就是他最佳的逝世年份,早了不行,晚了更麻烦。时至今日,穿越历史时空去检视各界名人的逝世时机,发现其中也包含着一个“大智大勇”的问题。肯于并乐于在该“离去”时离去,恐怕要比苟活一时要好得多。千秋万岁之名,以及对于国计民生所发生的实际效能,显然是高于重于一切的。

作者简介

暂缺《梅兰芳与二十一世纪(之三)》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自序·十年三写梅兰芳 (之三)
   上编 世纪情思
   第一章 走进新时代·金戈铁马过江来
   不仅是一首歌·百年与千岁·梨园人的态度·政治家的瞩望·北大人的思考·边缘人的闲情·猛然站到了世纪末·京剧真能“千岁”乎·要有些学术准备
   第二章 可能的歧路·东云露一鳞,西云露一爪
   如果“兰惠齐芳”得以延长·如果王明华之子没有夭折·如果尚小云早期名声再显赫些·如果荀慧生再“浪”些·如果孟小冬没离开梅·如果不爆发
   抗日战争·如果马连良再强盛一些·如果一解放就搞极”左“·如果解放
   后周信芳干得再“宽”些·如果梅不在1961年就去世
   第三章 偶然见必然·时来天地皆用力。
   “梅兰芳一京剧”么?·生得其时·文化风气得其时·美亦得其时·死
   更得其时·梅无愧是“梅”了·回想戏剧史的前度高峰·时势与英雄
   中编 命题论证
   第四章 明日主流观众·多情却被无情恼
   关于“橘枳之辨”·小作文《我和京剧》·京剧更需要“衣食父母”·橘税之
   辨之一:京剧生成规律·橘枳之辨之二:谁是主流观众
   第五章 双重罗网·人歌人哭水声中
   靠着米囤子挨饿·第一张血缘网·第二张师徒网·存米与种米·“乱交”与“野合”
   第六章 “从娃娃抓起”·似花还似非花
   “幼功”是重要的·京剧观众不必“从娃娃抓起”·抓住中年才是根本·最懂得京剧的人:老年·各种年龄段与剧种体系
   第七章 民俗背景·我看青山多妩媚
   透视往昔前门的看戏过程·民俗究竟是什么·假民俗没用·京剧植根民俗方有生机·要爱护与完善民俗“底层”
   第八章 喜新爱旧·雄鸡一声天下白
   “喜新厌旧”与“喜旧厌新”·还有一种“整旧如旧”·京剧的“新”与“旧”
   如何想到“喜新爱旧”·“推陈出新”与短期行为
   第九章 审美程序·物换星移几度秋
   农业社会的惟一程序·颠倒杂驳的艺术世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对颠倒实施辩证·多元中求得提高
   第十章 独立制作人·狂风吹我心
   前卫的话题·“两股道上跑车”·首先“做”什么·散座与常客仍是主导·仍然有隐忧
   第十一章 王者风范·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梅兰芳金奖没梅派·梅兰芳、程砚秋之比较·“王者”与“民间”之比较
   ·“仿膳饭庄”的启示·“舫膳”与“宣南”
   第十二章 京剧精神·直将阅历写成吟
   重任在肩·立足野史的传奇史观·以“渐变”完成程式的自我圆满“无一有一无”的无穷转化·“两部三方”同步前进·绝不排斥小生产和小窍门·以“相反相成”’造就美之极致·与当代牛活与审美保持距离·“混淆忠奸”,导致艺术唯美·“和”的体现与效能·尽量保持京剧的生态平衡·重要的是付诸实践
   下编 品或漫说
   第十三章 重提品戏·天在峰峦缺处明
   1995年年与“三座大桥”·梅兰芳日趋“符号化”·思索京剧之《财富》论坛·从历史云空俯瞰·要敢于正面接触
   第十四章 设说“品戏说”·地拔双崖起
   从品戏到“品戏说”·历史倒叙一:听戏阶段·历史倒叙二:看戏阶段·“品戏说”述要·以创“学说”态度建树剧种理论
   第十五章 京剧功能论·少壮功夫老始成
   昔有三:顺序是教育、认识和审美·今颠倒:京剧把审美放在第一·新时期又增添了文化功能·让京剧干它“能干的”和“爱干的”事儿·京剧分期与今之古人
   第十六章 文化亮度·十万军声半夜潮
   京剧舞台亮度有所减弱·盖叫天的意义突兀而起·文化亮度亟待加强·关于“谁是中心”的一场游戏·文化国策与权宜之计
   第十七章 京剧前途·老树春深更著花
   新时期开始又“多元”·目前仍“多元”,今后更“多元”·最佳态度:主动而又摇摆·梅兰芳戏剧体系和东方美学·无须杞人忧天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