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论
1. 1 关于本书
1. 1. 1 必备条件
1. 1. 2 课程设计的思想
1. 1. 3 本书的使用
1. 1. 4 关于光盘
1. 1. 5 Windows 2000
1. 1. 6 本书版式上的约定
1. 1. 7 颜色的使用
1. 2 SolidWorks简介
1. 3 设计思路
1. 3. 1 设计思路的举例
1. 3. 2 特征如何影响设计思路
1. 3. 3 无法选取的图标
1. 4 SolidWorks的用户界面
1. 4. 1 下拉式菜单
1. 4. 2 键盘快捷方式
1. 4. 3 工具栏
1. 4. 4 排列工具栏
1. 4. 5 FeatureManager设计树
1. 4. 6 属性管理器选项
1. 4. 7 鼠标键
1. 4. 8 系统反馈
1. 4. 9 选项
第2章 基本零件模型
2. 1 基础模型
2. 2 专有名词
2. 3 选择最佳的轮廓图
2. 3. 1 样本的选择
2. 3. 2 其他零件
2. 4 选择作图平面
2. 4. 1 参考平面
2. 4. 2 模型的定位
2. 5 零件图的细项
2. 5. 1 标准视图
2. 5. 2 主要基体
2. 5. 3 最佳的轮廓图
2. 5. 4 作图平面
2. 5. 5 设计思路
2. 5. 6 在空间中定位
2. 5. 7 视图定向
2. 6 绘制草图
2. 6. 1 默认平面
2. 6. 2 绘制直线与切线弧
2. 6. 3 绘制基体特征
2. 6. 4 尺寸
2. 6. 5 几何限制条件
2. 6. 6 完全定义草图
2. 6. 7 轮廓的延伸
2. 6. 8 拉伸
2. 6. 9 特征更名
2. 7 填料特征
2. 7. 1 切线弧意义区分
2. 7. 2 自动在直线与弧之间做转换
2. 8 切除特征
2. 8. 1 其他的洞孔
2. 8. 2 镜向
2. 8. 3 多样对象的选择
2. 9 视图选项
2. 10 倒角技术
2. 11 改变参数
2. 11. 1 重新计算模型
2. 11. 2 重新整理画面
2. 12 练习1:金属板
2. 13 练习2:改变-2
2. 14 练习3:托架
2. 15 练习4:分数的工作
第3章 铸造或锻造模型
3. 1 研究范例:棘轮快速扳手
3. 2 设计思路
3. 3 拔模的基体特征
3. 3. 1 构造握柄
3. 3. 2 握柄的设计思路
3. 3. 3 其他的构造几何
3. 3. 4 镜向
3. 4 基体特征
3. 5 模型内作图
3. 5. 1 延长柄的设计思路
3. 5. 2 圆形轮廓
3. 5. 3 绘制圆形
3. 5. 4 改变尺寸的显示
3. 5. 5 成形到下一面
3. 5. 6 头部的设计思路
3. 6 几何限制条件
3. 7 视图选项
3. 7. 1 显示选项
3. 7. 2 修改选项
3. 7. 3 鼠标中间键的功能
3. 7. 4 键盘快捷方式
3. 8 使用模型边制图
3. 9 保存工作
3. 10 视角状态
3. 11 在平面上绘制草图
3. 12 绘制裁剪几何图形
3. 13 属性
3. 13. 1 尺寸属性
3. 13. 2 变更尺寸
3. 14 复制与粘贴的运用
3. 14. 1 绘制孔洞
3. 14. 2 复制与粘贴特征
3. 14. 3 悬置关系
3. 14. 4 编辑草图
3. 15 倒角技术
3. 15. 1 个别的边
3. 15. 2 相切面
3. 15. 3 选取边的方法二
3. 15. 4 接合处圆角特征
3. 16 编辑特征
3. 16. 1 选择过滤器
3. 16. 2 编辑圆角
3. 17 连结数值
3. 18 练习5:基体托架
3. 19 练习6:改变-3
3. 20 练习7:滑稽链环
3. 21 练习8:楔形块
3. 22 练习9:导向装置
3. 23 练习10:情轮臂
第4章 旋转特征与环状复制
4. 1 实例研究:方向盘
4. 2 设计思路
4. 3 旋转特征
4. 3. 1 几何图形的旋转特征
4. 3. 2 管理绘图与转动特征的规则
4. 3. 3 为图形定尺寸
4. 3. 4 直径尺寸
4. 3. 5 绘制旋转特征
4. 3. 6 草图圆角
4. 4 建立轮辐
4. 4. 1 轮廓图尺寸标注
4. 4. 2 轮辐的圆角
4. 5 圆周阵列
4. 6 建立轮圈
4. 7 从其他零件中复制特征
4. 8 倒角
4. 9 质量特性
4. 10 改变与重建问题
4. 11 数学关系式
4. 11. 1 等式的配置
4. 11. 2 重新命名尺寸
4. 11. 3 数学关系式
4. 11. 4 方向盘的直径
4. 11. 5 关于数学方程式的最后几个词
4. 12 练习11:法兰(凸缘)
4. 13 练习12:改变零件
4. 14 练习13:轮子
4. 15 练习14:压缩板
4. 16 练习15:邮具
4. 17 练习16:复制与粘贴特征
4. 18 练习17:滑轮
第5章 抽壳零件
5. 1 实例研究:鼠标盖
5. 1. 1 步骤
5. 1. 2 设计思路
5. 1. 3 绘制主体
5. 2 其他的拔模操作
5. 2. 1 使用中立面拔模
5. 2. 3 绘制中间面
5. 2. 3 动态修改特征
5. 2. 4 测量
5. 3 抽壳
5. 3. 1 处理顺序
5. 3. 2 面的选择
5. 3. 3 加入虚拟交点
5. 4 特征调色盘窗口
5. 5 复制
5. 6 筋的绘制
5. 7 筋工具的运用
5. 7. 1 筋的草图
5. 7. 2 将平面定位
5. 7. 3 参考平面
5. 7. 4 多条筋
5. 8 拔模填料
5. 9 利用异型孔向导
5. 10 镜向特征
5. 11 薄壁特征
5. 12 观看剖面
5. 13 练习18:U型联结器
5. 14 练习19:复制
5. 14. 1 直线复制
5. 14. 2 草图驱动的阵列
5. 14. 3 表格驱动的阵列
5. 14. 4 曲线驱动的阵列
5. 15 练习20:泵盖
5. 16 练习21:制冰盒
5. 17 练习22:吹风机外壳
第6章 零件的配置
6. 1 配置
6. 1. 1 专用术语
6. 1. 2 使用配置
6. 1. 3 主要课题
6. 2 零件中的配置
6. 2. 1 存取配置管理器
6. 2. 2 拆分特征管理器窗格
6. 2. 3 定义配置
6. 2. 4 改变配置
6. 2. 5 配置的重新命名与复制
6. 2. 6 配置的其他用途
6. 3 建立配置的另一种方法
6. 4 设计表格
6. 4. 1 设计表格的配置
6. 4. 2 电子表格格式
6. 5 编辑设计表格
6. 6 已有的设计表格
6. 7 工程图中的设计表格
6. 7. 1 配置的成形过程
6. 7. 2 改变具有配置的零件
6. 8 高级课程
6. 9 练习23:配置
6. 10 练习24:多组配置
6. 11 练习25:零件设计表格(一)
6. 12 练习26:零件设计表格(二)
第7章 编辑选项
7. 1 编辑零件
7. 2 编辑主题
7. 2. 1 从模型取得信息
7. 2. 2 设计变更
7. 2. 3 寻找和修复问题
7. 2. 4 完整的信息
7. 3 检查特征草图
7. 4 反方向零件
7. 5 从模型取得信息
7. 6 设计变更
7. 6. 1 改变的需求
7. 6. 2 删除
7. 6. 3 父子关系
7. 6. 4 编辑定义
7. 6. 5 重新排序
7. 6. 6 编辑草图
7. 6. 7 退回控制棒
7. 6. 8 复制圆角
7. 7 特征库
7. 7. 1 特征库
7. 7. 2 特征库的参考
7. 7. 3 调色盘特征的参考
7. 7. 4 建立特征库
7. 7. 5 调色盘特征
7. 7. 6 使用特征调色盘
7. 7. 7 特征调色盘应用要点
7. 7. 8 主要的管理结构
7. 7. 9 建立新标签
7. 7. 10 组织个人图库
7. 7. 11 两种思想学派
7. 7. 12 插入调色盘特征
7. 7. 13 改变的调色盘特征
7. 8 练习27:错误
7. 9 练习28:改变零件
7. 10 练习29:添加拔模
7. 11 练习30:编辑
7. 12 练习31:在配置中作业
第8章 由下往上模型组合法
8. 1 实例研究:万向接头
8. 2 由下而上的装配体
8. 2. 1 过程步骤
8. 2. 2 装配体
8. 3 建立新的装配体
8. 4 置入第一个零部件
8. 5 安置第一个零部件
8. 6 特征管理器及其符号
8. 6. 1 自由度
8. 6. 2 零部件
8. 6. 3 注解
8. 6. 4 退回控制棒
8. 6. 5 重新排序
8. 6. 6 配合条件群组
8. 7 零部件间的配合
8. 7. 1 加入其他的零部件
8. 7. 2 配合一个零部件
8. 7. 3 同轴心和重合的配合条件
8. 7. 4 选择其他
8. 7. 5 延迟配合的运用
8. 7. 6 相互平行的配合
8. 8 在装配体里运用零件配置
8. 8. 1 显示装配体的零件配置
8. 8. 2 第二个PIN
8. 8. 3 打开一个零部件
8. 9 建立零部件的副本
8. 10 隐藏零部件
8. 11 子装配体
8. 12 分析装配体
8. 12. 1 计算质量特性
8. 12. 2 干涉检查
8. 12. 3 静态与动态干涉检查
8. 12. 4 性能的考虑
8. 13 改变尺寸值
8. 14 装配体爆炸图
8. 14. 1 子零部件的爆炸
8. 14. 2 一个或多个零部件的爆炸
8. 14. 3 多个方向
8. 14. 4 配置与爆炸视图
8. 15 爆炸直线草图
8. 16 使用具体动态
8. 17 练习32:基本配合条件
8. 18 练习33:改变装配体
8. 19 练习34:变速箱装配体
8. 20 练习35:在装配体中的零件设计表格
8. 21 练习36:握把研磨器
第9章 细项
9. 1 细项
9. 2 基本细顶
9. 2. 1 设置
9. 2. 1 新工程图
9. 2. 2 编辑图纸与编辑图纸格式
9. 2. 3 工程图属性
9. 3 工程视图
9. 3. 1 标准三视图
9. 3. 2 移动视图
9. 3. 3 视图的显示
9. 3. 4 工程图中的特征管理器
9. 3. 5 命名视图
9. 3. 6 改变视图比例
9. 3. 7 动态启用工程视图
9. 3. 8 简单剖面视图
9. 3. 9 对正视图
9. 3. 10 局部放大视图
9. 4 模型尺寸
9. 4. 1 插入所有模型尺寸
9. 4. 2 尺寸操作
9. 4. 3 更多视图选项
9. 4. 5 添加工程图纸
9. 4. 6 剪裁视图
9. 5 断开视图
9. 6 其他视图
9. 7 从动尺寸
9. 7. 1 基准尺寸
9. 7. 2 坐标尺寸
9. 8 图层属性
9. 8. 1 更多有关图层
9. 8. 2 草图尺寸
9. 8. 3 常用尺寸
9. 9 装配体--特殊视图
9. 10 BOM零件表
9. 10. 1 BOM定位点
9. 10. 2 零件表的属性
9. 10. 3 控制零件编号
9. 10. 4 设置说明属性
9. 10. 5 工程视图属性
9. 11 注释
9. 12 其他注解和符号
9. 13 练习37:建立视图
9. 14 练习38:视图与尺寸
9. 15 练习39:视图. 注释与尺寸
9. 16 练习40:装配体工程图
9. 17 练习41:注解
9. 18 练习42:属性与BOM
9. 18. 1 修正BOM模板
9. 18. 2 零件属性
附录
A. 1 选项设定
A. 1. 1 应用改变
A. 1. 2 改变默认选项
A. 1. 3 建议设置
A. 2 文件模板
A. 2. 1 如何建立模板
A. 2. 2 组织您的模板
A. 2. 3 默认模板
A. 3 工程图模板
A. 3. 1 工程图模板与图纸格式
A. 3. 2 自定义图层
A. 4 图纸格式的属性
A. 4. 1 SolidWorks的特殊属性
A. 4. 2 自定义属性
A. 5 修正图纸格式
A. 5. 1 添加特殊属性
A. 5. 2 保存格式
A. 6 RapidDraft工程图
A. 6. 1 RapidDraft工程图的优点
A. 6. 2 视图更新
A. 6. 3 新工程图与旧工程图
A. 6. 4 RapidDraft工程图选项
A. 6. 5 需要处理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