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辅大学教辅生化分离工程

生化分离工程

生化分离工程

定 价:¥35.00

作 者: 严希康编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标 签: 生物工程

ISBN: 9787502530389 出版时间: 2001-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6cm 页数: 368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传统的生化分离工程,系统地阐述了生化分离过程的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并注重以工程观点揭示生化分离过程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既反映了国际上的新发展,也包括了若干国内生产中的成功经验,因此是目前国内该领域中内容最丰富的著作。全书共二十章,内容包括: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菌体回收、细胞的破碎与分离、离心分离、膜分离过程、纳米膜过滤技术、膜亲和过滤法、渗透蒸发、溶剂萃取、反胶束萃取、双水相萃取、超临界萃取、液膜分离法、泡沫分离法、沉淀法、吸附与离子交换、色层分离、电泳、结晶、成品干燥。按产品分离过程的前后为序,逐章论述,其特点是编写中注意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内容和近期发展相结合以及对学生当前的基本要求和今后的发展需要相结合。本书可作为高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化工、制药工程及环境生物工程专业教材。(2001年3月出版)生化分离工程是生物化学工程的重要分支,又与生化反应工程相关联。由于初始的生化反应物质,绝大部分属混合物,故生化分离工程就是从发酵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将生化产物分离、提取并精制的一门工程学科,是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正因为其重要性,人们将生物技术比喻为一条河流,而把生化分离工程称作为下游加工过程(Downstream Processing for Biotechnology)。生化分离工程源于化学工程中的分离工程,但是由于生物技术产品的特殊性,化工单元操作远不能满足生物技术产品分离与提纯的需要。特别是1970年以来,DNA重组、基因克隆化等革命性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生物学的面貌,而且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类的蛋白质大分子生化产物,由于它们的回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既要考虑使用高选择性的分离、纯化手段,又要考虑不影响产品的生物活性,并形成生物技术产业,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将物理和化学分离、纯化原理与生物技术产品物性相结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为生化分离工程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新鲜知识和内容。

作者简介

暂缺《生化分离工程》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1.绪论
1.1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1.2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一般步骤和单元操作
1.3生物技术产品及下游加工过程的沿革
1.3.1生物技术产品的类型
1.3.2下游加工过程的沿革
1.4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选择准则
1.5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发展动向
参考文献
2.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菌体的回收
2.1悬浮液的基本特性
2.2悬浮液的预处理
2.3悬浮液分离过程和分类
2.4过滤法
2.4.1过滤的理论基础
2.4.2过滤器的设计
2.4.2.1基本方程
2.4.2.2滤饼比阻(平均质量比阻)
2.4.2.3过滤的操作方式
2.4.2.4设计参数的获得
2.4.3常用新型过滤器
2.4.3.1过滤器的选择
2.4.3.2过滤器的类型
2.4.4注意事项
2.4.5错流过滤
参考文献
3.细胞的破碎与分离
3.1概述
3.2细胞壁结构和化学组成
3.2.1细菌
3.2.2真菌和酵母
3.2.3藻类
3.3细胞壁的破碎
3.3.1破碎率的评价
3.3.2细胞破碎的方法
3.3.2.1固体剪切方法(珠磨)
3.3.2.2液体剪切方法
3.3.2.3超声波法
3.3.2.4其他破碎方法——非机械法
3.4基因工程表达产物后处理的特殊性
3.4.1包涵体的形成与分离
3.4.2包涵体的溶解
3.4.3蛋白质复性(重折叠)
参考文献
4.离心分离
4.1离心沉降
4.1.1离心沉降的原理
4.1.2离心沉降设备
4.1.3离心沉降的计算
4.1.3.1管式离心机
4.1.3.2碟片式离心机
4.1.3.3卧螺式离心机
4.1.3.4离心设备的放大
4.2离心过滤
4.2.1离心过滤的原理
4.2.2离心过滤的设备
4.2.3离心过滤的计算
4.3离心机的选用
4.4离心机在生物工业中的应用
4.5超离心法
4.5.1超离心技术的原理
4.5.2超离心技术的分类
4.5.2.1制备性超离心
4.5.2.2分析性超离心
4.5.2.3超离心设备
参考文献
5.膜分离过程
5.1概述
5.2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5.2.1以静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
5.2.2以蒸气分压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
5.2.3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
5.2.4以电位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
5.3膜及其组件
5.3.1膜的定义和类型
5.3.2膜的组件
5.4压力特性
5.5浓差极化
5.6膜的污染
5.7膜过滤理论
5.7.1质量传递模型
5.7.1.1质量传递系数的估算
5.7.1.2质量传递模型的局限性和改进
5.7.2阻力模型
5.7.3渗透压模型
5.8膜的截留能力
5.9过程条件
5.9.1过程加工技术
5.9.1.1浓缩
5.9.1.2透析过滤
5.9.1.3纯化
5.9.2中空纤维膜的工作模式
5.9.3超微滤系统的工厂布置
5.9.3.1开路式操作
5.9.3.2间歇式操作
5.9.3.3进料和排放式操作
5.9.3.4多级再循环操作
参考文献
6.纳米膜过滤技术
6.1概述
6.2纳米滤膜的性质、特点及分离机理
6.3纳米过滤的应用
参考文献
7.膜亲和过滤法
7.1亲和膜分离技术
7.1.1基本过程和操作方式
7.1.2基本理论
7.1.3基质材料
7.2亲和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7.3亲和膜过滤
7.3.1亲和膜过滤的特点
7.3.2亲和膜过滤过程及其关键问题
7.3.3亲和膜过滤技术的基本理论
7.3.4亲和膜过滤的应用
参考文献
8.渗透蒸发
9.溶剂萃取
10.反胶束萃取
11.双水相萃取
1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3.液膜分离法
14.泡沫分离法
15.沉淀法
16.吸附与离子交换
17.色层分离法
18.电泳
19.结晶
20.成品干燥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