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VoIP的产生背景
1.1.1 VoIP技术
1.1.2 VoIP业务
1.2 VoIP 的发展动力
1.2.1 VoIP物美价廉
1.2.2 VoIP后来居上
1.3 VoIP技术现状
1.3.1 现存问题
1.3.2 发展前景
第2章 TCP/IP
2.1 TCP/IP的历史
2.2 TCP/IP的组成和功能
2.2.1 ISO/OSI的七层模型
2.2.2 TCP/IP的分层与功能
2.2.3 TCP/IP与X.25的比较
2.3 IP地址
2.3.1 IP地址结构
2.3.2 IP地址分类
2.3.3 IP地址的标识
2.4 IP域名
2.4.1 Internet域名组成
2.4.2 IP域名解析
2.5 IP协议簇
2.5.1 网络层
2.5.2 传输层
2.5.3 应用层
2.6 IP协议簇的内部关系
2.6.1 网络接口层
2.6.2 地址解析协议(ARP/RARP)
2.6.3 IP层
2.6.4 TCP和UDP
2.6.5 应用层
第3章 Internet
3.1 Internet资源
3.1.1 E-mail
3.1.2 FTP
3.1.3 在线服务
3.1.4 IRC
3.1.5 News
3.1.6 WWW
3.1.7 Gopher
3.1.8 BBS
3.2 Internet诊断工具
3.2.1 Ping
3.2.2 TRACERT
3.2.3 NSLOOKUP
3.2.4 IPCONFIG
3.2.5 NETSTAT
3.2.6 ARP
3.3 Internet应用
3.3.1 商业应用
3.3.2 广告
3.3.3 通信
3.3.4 教育与科研
3.3.5 娱乐
3.4 Internet的访问产品
3.4.1 WinGopher Complete
3.4.2 Pronto
3.4.3 Internet Anywhere
3.4.4 NetCruiser
3.4.5 Internet Chameleon
3.4.6 Internet-In-a-Box
3.5 Internet漫游
3.5.1 现有的漫游技术
3.5.2 漫游网络参考模型
3.5.3 网络漫游方式
3.5.4 虚拟本地环境(VHE)
3.5.5 QoS问题
3.5.6 漫游发展趋势
3.6 Internet信息推送技术
3.6.1 信息推送技术的发展
3.6.2 "信息推送"对Internet的影响
3.6.3 推送技术的分类
3.6.4 推送技术的工作原理
3.7 Internet数据安全性
第4章 IP网络技术
4.1 IP传输技术
4.1.1 IPOA
4.1.2 MPOA
4.1.3 IP over SDH/WDM
4.1.4 光互连网络
4.2 IP接入技术
4.2.1 高速Modem接入
4.2.2 ISDN技术
4.2.3 ADSL技术
4.2.4 Cable Modem技术
4.2.5 固定无线接入
4.2.6 移动无线接入
4.2.7 小结
4.3 IP交换技术
4.3.1 IP交换技术的产生
4.3.2 IP交换的分类
4.3.3 流驱动IP交换
4.3.4 基于NHRP的IP交换
4.3.5 拓扑驱动的IP交换
4.3.6 ARIS与Tag交换比较
4.3.7 流驱动与拓扑驱动的IP交换技术的比较
4.3.8 IP交换系统
4.4 IP网与现有网络互连
4.4.1 IP网与CHINANET
4.4.2 IP网与CHINFO
4.4.3 IP网与ATM
4.4.4 IP网与SDH
4.4.5 IP网与帧中继
4.4.6 IP网与X.25
4.4.7 IP网与CATV
4.4.8 IP网与其他网络
4.4.9 小结
第5章 VoIP通信原理
5.1 VoIP通信原理
5.1.1 VoIP通信概述
5.1.2 分组交换原理
5.1.3 VoIP实现方法
5.2 IP电话与传统电话的比较
5.2.1 工作方式比较
5.2.2 电路交换原理
5.2.3 交换方式比较
5.2.4 关键技术比较
5.2.5 小结
5.3 VoIP体系结构
5.3.1 通信过程
5.3.2 互连互通
5.3.3 网络协议
5.3.4 体系结构
5.4 VoIP系统组成
5.4.1 基本组成
5.4.2 终端
5.4.3 网关
5.4.4 网守(GateKeeper)
5.4.5 服务器
5.5 VoIP的基本业务
5.5.1 IP电话业务流程
5.5.2 IP电话的业务类型
5.5.3 业务交换
5.5.4 主要应用
第6章 VoIP技术基础
6.1 语音处理技术
6.1.1 语音质量
6.1.2 语音处理
6.1.3 语音编码
6.2 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
6.2.1 CTI的由来
6.2.2 CTI基本概念
6.2.3 CTI集成技术
6.2.4 CTI的应用
6.2.5 CTI在中国
6.3 QoS保证技术
6.3.1 QoS体系结构
6.3.2 QoS基本技术
6.3.3 业务模型
6.3.4 QoS发展趋势
6.4 IP电话网络管理
6.4.1 计费与客户管理
6.4.2 计费与结算方式
6.4.3 网络管理
6.4.4 管理规则
6.5 IP电话系统构造实例
6.5.1 系统架构
6.5.2 系统实现
6.5.3 软件描述
第7章 VoIP技术标准
7.1 VoIP相关组织和协议
7.1.1 VoIP相关组织
7.1.2 VoIP相关协议
7.2 H.323通信协议栈
7.2.1 H.323标准概况
7.2.2 H.323协议栈
7.2.3 H.323呼叫建立
7.3 初始会话协议
7.3.1 SIP机制
7.3.2 SIP高级服务
7.3.3 SIP安全机制
7.3.4 SIP与H.323的比较
7.4 媒体网关到媒体控制器协议
7.4.1 MGCP需求概述
7.4.2 MGCP机制
7.4.3 MGCP呼叫流程
7.5 资源预留协议
7.5.1 RSVP概况
7.5.2 RSVP机制
7.5.3 RSVP提供的服务
第8章 VoIP系统市场与经济分析
8.1 VoIP系统市场分析
8.1.1 国际市场分析
8.1.2 国内市场分析
8.1.3 运营商市场策略
8.2 VoIP系统经济分析
8.2.1 基础数据测算
8.2.2 财务评价
8.2.3 不确定性分析
8.2.4 项目的后评价
第9章 VoIP网络技术分析
9.1 系统概述
9.1.1 业务预测
9.1.2 技术标准
9.1.3 QoS
9.2 VoIP系统组成
9.2.1 VoIP网络结构
9.2.2 协议
9.2.3 信令
9.3 业务类型的选择
9.3.1 业务类型的分类
9.3.2 业务的实现
9.3.3 VoIP业务IVR的流程
9.3.4 IP电话提供的增值业务
9.4 网络组织方案
9.4.1 VoIP系统建设原则
9.4.2 网络容量估算
9.4.3 承载网组织方案
9.4.4 网关设置方式
9.4.5 多厂家网关互通方案
9.5 网络支持系统建设方案
9.5.1 计费系统的方案
9.5.2 认证/计费系统容量设计
9.5.3 网管系统建设方案
9.5.4 业务管理
9.5.5 VoIP网络的系统安全
第10章 IP电话系统建设实例
10.1 概述
10.1.1 背景分析
10.1.2 依据及研究范围
10.1.3 投资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0.2 系统建设方案
10.2.1 业务预测
10.2.2 网络方案
10.3 投资估算
10.4 项目实施安排
10.4.1 实施步骤
10.4.2 工作界面
10.4.3 机房安装环境
10.4.4 测试及验收
10.5 经济评价
第11章 应用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
11.1 个人用户解决方案及产品
11.1.1 解决方案
11.1.2 终端软件
11.1.3 安装使用--IP Phone
11.2 企业用户解决方案及产品
11.2.1 解决方案
11.2.2 网关产品
11.2.3 产品实例--中兴ZXIP10-TG IP
11.3 运营商解决方案及产品
11.3.1 VoIP公众网方案
11.3.2 产品实例--华为Quidway A8010 VoIP
11.4 中国电信IP电话实验网
11.4.1 网络结构
11.4.2 网络设备
11.4.3 网络业务
第12章 XoIP技术展望
12.1 VoIP相关服务
12.1.1 IP传真(FoIP)
12.1.2 IP寻呼
12.1.3 IP电视电话
12.1.4 IP电话漫游
12.2 IP电子商务
12.2.1 业务特点
12.2.2 系统框架
12.2.3 安全机制
12.3 IP虚拟专用网
12.3.1 VPN over IN
12.3.2 VPN over IP
12.3.3 IP虚拟专用网解决方案
12.4 IP PBX
12.5 软交换
12.6 Web呼叫中心
附录 缩略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