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MRI基础知识
前言
第1章 磁共振物理现象
1·1原子核的结构
1·2原子核的磁特性
1·3原子核的磁共振物理现象
1·4弛豫过程
第2章 磁共振图像中的信号对比原理
2·1MRI图像中信号的产生和采集
2·2组织的质子密度
2·3组织的T1时间
2·4组织的T2时间
2·5造影剂的应用
2·6出血性病灶的信号变化特征
2·7脂肪信号的抑制方法
第3章 磁共振成像
3·1数字矩阵与数字化图像
3·2磁共振成像的时间过程
3·3磁共振成像中的空间定位
3·4磁共振成像中的主要参数
3·5主要MRI成像序列
3·63D磁共振成像
4·1血流与流空效应
4·2血管在MRI成像时的信号特点
4·3时间飞跃法MRA
4·4相位对比法MRA
4·5造影剂增强超快速MRA
4·6周围血管MRA的临床应用
第5章 影响MRI检查质量的因素
5·1设备性能
5·2成像参数的选择
5·3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5·4伪影
第6章 磁共振波谱分析
6·1波谱分析基础
6·2MRS定位及定量技术
6·3MRS的临床应用
第7章 磁共振设备
7·1磁体
7·2磁共振梯度磁场
7·3计算机系统
7·4射频发生和接收装置
7·5其他重要部件
第8章 安全性和副作用
8·1磁场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
8·2磁共振成像过程中非磁场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8·3磁场对人体中植入物或外来物的影响
8·4磁场对妊娠的影响
8·5磁共振造影剂对人体的影响问题
第二篇 MRI临床应用
第9章 脑和头颅
9·1检查技术
9·2先天性病变
9·3常见颅内肿瘤
9·4颅内血管性病变
9·5颅内炎症性病变
9·6头颅外伤病变
第1章 脊柱和脊椎
1·1检查技术
1·2脊柱或硬膜外肿瘤
1·3脊髓病变
1·4髓外硬膜下肿瘤
1·5炎性病变
1·6椎间盘病变
1·7外伤
1·8先天性畸形
第11章 颈部和五官
11·1检查技术
11·2甲状腺
11·3腮腺
11·4鼻咽癌
11·5喉癌
11·6眼球和眶内病变
11·7鼻旁窦
第12章 胸部
12·1检查技术
12·2肿瘤
12·3炎症
12·4外伤
12·5食管病变
第13章 心脏大血管
13·1检查技术
13·2冠状动脉与心肌缺血
13·3先天性畸形
13·4心脏后天性疾病
13·5主动脉病变
第14章 上腹部
14·1检查技术
14·2肝脏局灶性病变
14·3肝脏弥漫性病变
14·4胆道和胆囊
14·5胰腺
14·6脾脏
14·7胃
第15章 腹膜后及盆腔泌尿生殖系统
15·1检查技术
15·2肾和肾盂
15·3肾上腺
15·4后腹膜
15·5尿路结石、梗阻和炎性疾病
15·6男性盆腔
15·7女性盆腔
15·8卵巢病变
15·9阴道和尿道
15·1尿道
第16章 骨关节
16·1检查技术
16·2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16·3骨关节炎症
16·4外伤
16·5缺血性骨关节病变
16·6肌肉软组织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