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1966)中国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青年时期易名舒舍予,“老舍”是他长期使用的主要笔名。老舍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满族。父舒永寿1900年死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炮火中。生活极为贫困。老舍从小刚强自尊,勤奋好学,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因品学兼优,被委任为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校(今方家胡同小学前身)校长。从此,开始了他由小学而中学、大学的将近20年的教师生涯。1924—1929年,老舍应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之聘,担任东方学院的华语教师,业余时间开始小说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都是在伦敦写成的,均在郑振铎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刊发,继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1930年,老舍经新加坡、上海回到北平,当年夏天,受聘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教授。1934年夏去青岛,受聘任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夏,辞去教职,专门从事写作。老舍在济南、青岛的6、7年间,是他文学创作的丰收时期,佳作接连问世。如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月牙儿》、《我这一辈子》,以及众多的中、短篇小说,均写于这个时期。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老舍从济南只身到武汉,投入抗日救国的爱国洪流。1938年3月27日,武汉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老舍当选为常务理事之一,任总务部主任,实为“文协”的总负责人。老舍在武汉、重庆主持“文协”的7年间,多方奔走,任劳任怨,广泛团结作家、艺术家,表现出极为感人的爱国热诚。1946年3月,老舍和曹禺接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并写作。在美国最后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老舍在美国收到周恩来邀请他回国写作的信件,便立即抱病束装就道,于1949年12月12日回到故乡北京。此后,老舍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历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兼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中朝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务,并多次代表中国作家到朝鲜、苏联、印度、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国访问。1966年8月24日,“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老舍不堪凌辱,为抗议一场民族灾难的到来,在北京太平湖投水自杀。老舍的话剧代表作有:多幕话剧《残雾》(1939)、《张自忠》(1941)、《面子问题》(1941)、《大地龙蛇》(1941)、《归去来兮》(1942)、《谁先到了重庆》(1943),并与宋之的合作写了《国家至上》(1940),与萧亦五、赵清阁合作写了《王老虎》(1943,又名《虎啸》)、与赵清阁合作写了《桃李春风》(1943,又名《金声玉振》)。这是老舍戏剧创作的第一个丰收时期。从1949年老舍归国到他逝世的17年间,是他戏剧创作的第二个丰收期。先后发表、出版的话剧剧本有《方珍珠》(1950)、《龙须沟》(1950)、《一家代表》(1951)、《生日》(1952)、《春华秋实》(1953)、《青年突击队》(1955)、《西望长安》(1956)、《茶馆》(1957)、《红大院》(1958)、《女店员》(1959)、《全家福》(1959)、《宝船》(1961)、《神拳》(1961,又名《义和团》)《荷珠配》(1961,改编同名川剧)以及戏曲剧本《柳树井》(1952)、《十五贯》(1956,改编于同名昆剧)、《青霜丹雪》(1959)、《王宝钏》(1964,改编于同名传统戏剧)等20余部。从整体上说,这个时期的剧作比他写于抗战时期的剧作更成熟了。在新时代、新生活的激励下,老舍不断地进行新的创造和探索,使这个时期的剧作呈现出几乎全新的面貌,同时也遇到了新的困惑。特别是《龙须沟》和《茶馆》这两部剧作,成为迄今为止新中国话剧创作中的典范性作品,也为新中国的话剧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