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注射给药过程中常见问题,作者从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给药方法、注意事项和药品不良反应、药动学和药效学相互作用、配伍理化变化等方面对注射用药物进行了侧重点不同的介绍,相对详细的注射用药物配伍资料占用了较大篇幅。本书内容简要实用,可供临床医生、药师、护士、医药科技人员在工作学习中参考。读者在参考本书提供资料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本书药品名称尽量采用了通用名称和非专利名称,个别品种采用了习惯用名。2.本书提供了药物一定浓度下的pH值,可作为读者判断药物配伍结果时的一个依据。3.本书所介绍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药注意事项与不良反应等内容相对简略,需要时请读者参考相关专著、阅读同类药物中代表药物的相关内容。4.给药方法均为注射给药,文中所提剂量,除特别说明外,均指肝肾功能正常成人常规用量,本书介绍了某些药物根据患者肝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的方法,实际用量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药品说明书作最后决定。某些品种,国内外资料记载的给药方法差异很大,本书将国外的给药方法也做了介绍,供读者参考。5.本书提供的注射用药物配伍资料具有一定局限性。药物配伍实验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配伍结果同时受到实验条件和方法(如药物配伍浓度、pH值、温度、光照、药物接触时间、溶媒、给药方法等)、实验者水平、配伍结果判断方法和标准、生产厂家与国家、药物盐型、制剂处方等诸多因素影响。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参考资料的来源、发表时间、发表国家不同,也将影响本书提供的配伍资料的可靠性。在临床工作中,实际配伍情况很可能与本书所提供的配伍结果存在差异,用药前必须仔细观察有无配伍变化,应根据实际配伍结果判断是否可以配伍使用,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安全。6.对暂时没有配伍资料公开发表的药物品种,我们通过实验获得了第一手配伍资料,这些品种的配伍结果,目前尚无文献记载。7.本书未记载的配伍关系,尽量不配伍使用。若有配伍使用的必要,读者可依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同类药物的配伍结果等条件进行判断,并以实际配伍结果为是否可配伍使用的依据。8.本书内容不具备法律效力,只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