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上尿路结石的外科处理取得了重大进展。1976年,世界上首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取得成功;1980年,前西德的Chaussy等人利用体外冲击波成功地粉碎了患者体内的肾结石。半个多世纪以来,尿路结石的内科治疗也不断地取得了新的进展。如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就认识到机体内某些成分的吸收和排泄障碍以及新陈代谢的紊乱会促进尿路结石的发生。关于尿液中影响晶体形成的因素,包括尿液的过饱和状态、抑制因子、基质、结晶形成的位置和晶体生成的机制等等,目前已经取得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正是由于这些来之不易的研究成果,使人们不断地认识到为什么有些人的尿路中会形成结石。同时,在此基础上,也产生了通过有效的药物来预防和治疗各种类型的尿结石的可能性。譬如,在结石的预防方面,除了传统的多饮水和调整饮食结构的方法以外,又出现了针对机体内各种类型不同的代谢紊乱而采用的药物治疗方法。目前,这些药物主要包括枸橼酸盐、正磷酸盐、噻嗪类利尿剂、别嘌呤醇、D?青霉胺和离子螯合剂等。近年来,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以及各种腔内碎石技术的不断完善,泌尿系结石的处理方法日益更新。现在,虽然开放性外科手术依然是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但是,传统的外科开放性手术治疗尿路结石的方法在许多国家已经变得十分罕见了。相反,各种创伤性更小的结石处理方法正在不断地问世。因此,系统地回顾人类认识尿路结石的历史,深入地阐述结石形成的病因和机制,全面地总结其治疗方法,为从事尿路结石研究和临床工作的广大医务人员及科学研究者提供一本关于泌尿系结石的较为全面的参考专著,即为我们撰写《泌尿系结石》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