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难,写文物鉴定研究文章更难。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文物博物馆界实行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时,我在广东听到的一种声音。问其因,一日平日所鉴定文物多为过手之物,可供研究的资料不易积累;二曰现阶段鉴定文物仍以目鉴为主,目鉴靠的是经验积累,经验往往又是易会意而难用言词表达者(如“神韵”即为一例),能将经验上升为理论较难。有志者事竟成。在叶其峰、单小英等鉴定专业人员的带动下,经过两年的努力,文物鉴定站的鉴定人员撰写了数十篇文章,站里从中挑选了18篇结集出版,定名为《文物鉴定与研究》。本集文章的作者为老、中、青相结合,从年龄上来看,大至70多岁,小到20多岁;从从事文物鉴定工作经历看,有从建国前就开始学习文物鉴定的,有从20世纪80年代从事文物鉴定专职工作的,也有参加文物鉴定工作至今不足6年者。本集的研究文章涉及印玺、书画、陶瓷、杂项等种类,我不敢说篇篇文章水平都很高,我也不敢说每篇文章都能得到文物鉴定研究界的认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每一篇都是作者认真思考后的心血结晶,读者法眼,自有月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