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建筑与气候的关联
1.1.1 建筑;作为气候的过滤器
1.1.2 关联的内容
1.1.3 历史的渊流
第二节 新的起点:挑战与机遇
1.2.1 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使命
1.2.2 新机遇新起点
1.2.3 寻找新视角
第三节 我国建筑气候问题的特殊性
1.3.1 大陆性气候与气候大陆度
1.3.2 我国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1.3.3 大陆性气候对我国建筑的影响
1.3.4 建筑应变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应变建筑观的建构
第一节 应变与应变的建筑观
2.1.1 建筑应变的内涵
2.1.2 应激性:来自生物界的启示
2.1.3 生命建筑观——气候应变设计
第二节 建筑应变的进化结构
2.2.1 建筑形态的演进
2.2.2 建筑应变的进化特征
2.2.3 生物应变的进化结构
2.2.4 建筑应变的进化结构
第三节 建筑应变的双极不平衡性
2.3.1 气候的“用”比“防”更难以实现
2.3.2 冷是生存的障碍,而热是舒适的障碍
2.3.3 体型系数的控制对防寒的效果更为明显
第四节 建筑应变的目标、原则、路径和方向
2.4.1 应变的目标:动态的舒适
2.4.2 建筑应变的设计原则
2.4.3 路径:适宜技术
2.4.4 方向:自动化与智能化
第三章 应变的建筑界面
第一节 建筑界面及其膜效应
3.1.1 界面与空间质地
3.1.2 膜效应与选择透过性
3.1.3 界面应变的意义
第二节 外界面的资源属性
3.2.1 外界面资源属性的内涵
3.2.2 外界面资源的差剧性分布
3.2.3 外界面资源与空间量的对应关系
第三节 开放建筑与界面应变
3.3.1 内界面功能的再认识
3.3.2 开放建筑的内界面
第四节 界面应变的技术层级
……
第四章 大陆性气候下的应变建筑形态
第五章 建筑应变的相关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本书引用的部分外文资料原文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