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是中国士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校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唐人初年,它最先产生于民间,唐中叶得到官方承认,经唐玄宗一代君臣“广学开书院”式的倡导,遂日渐流行。由唐而历宋、元、明、清,经千余年的发展,书院得以遍布除今西藏之外的全国所有省区的城镇与乡村,数量至少有7000余所,它为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植、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养成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明代开始,书院又走出国门,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甚至意大利那不勒斯、美国旧金山等欧美地区,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当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近代以来,因为“新学”“西学”的加盟,它又成为交通中西文化的桥梁。而1901年光绪皇帝的一纸诏令,将全国书院改为大、中、小三级学堂,更使它由古代迈向近代、现代,得以贯通中国教育的血脉。本书详细介绍了河北省、山西省等全国各省市书院主要风景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