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只要与人交往,都会涉及到恭。所谓“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我们每日每时的言行举止,无不与恭有关。并且,从这些待人接物的表象深入进去,恭与“礼”、“让”、“敬”、“谦”等联系紧密,水乳交融,将其融会贯通,足以恭无不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传统道德是一座无价的金矿。本丛书在创作表现手法上坚持面向大众,力求通俗实用,以扼要阐释优秀传统道德的丰富内涵为纲,夹叙夹议,缀入可读性非常强的事例诗文,使读者于休闲阅读中领略优秀传统道德的精髓,掌握处世立身的基本要领,汲取古今成就事业者的经验,有助于个人、家庭的自我道德修养培育,也可作为单位、企业进行职工道德培训教育的辅导读物。如果把人生比喻为一条小船,恭之美德就是脉脉的流水,浮起小船,把小船送往远方。少年时具备良好之恭德,能够尊重长辈,礼让小伙伴。求学时具备良好之恭德,能够恭敬师长,谦虚好学,虚怀若谷,从而学富五车。对别人的恭,能换来别人的敬。而且是一种无价的敬业精神。刘备“三顾茅庐”,对诸葛亮可谓恭之至极;诸葛亮的回报是敬,是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萧何日下追韩信,被人们认为是追回了汉朝二百余年的江山。具备良好恭德修养的谦谦君子,其接人持物的言行举止,必然符合礼之规范要求。孔夫子对“周礼”情有独钟。他老人家经常到周王室参观。某日,孔子到了周三室供奉太祖后稷的宗庙中,走到庙堂的台阶边。孔夫子的目光变得凝重起来。台阶上置有一个铜铸之人,那铜人有一双睿智的眼睛,还有强壮的身躯。面对铜人,孔夫子肃然起敬了。因为那铜人的嘴被封了三层!强调的是恭懂于言。这当然只是恭德的一个侧面,却足以令孔夫子这位“万世师表”肃然起敬。恭之美德,非常重要。简直可以说恭无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