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学同行

与经济学同行

与经济学同行

定 价:¥18.00

作 者: 赖德胜著
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
丛编项: 菩提经济学文丛 第二辑
标 签: 经济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6776186 出版时间: 2004-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295 字数:  

内容简介

  与经济学同行,于我也是一件不易之事。这种不易,除来自自己的先天不足外,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投资经济学的高回报吸引了众多的人学习经济学,研究经济学,可以说,现在的经济学队伍聚集了我国最优秀的人才。这为加强学习提升自己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但也使经济学家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比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学部分的中标率不到10%,远低于其他学科。二是经济学的发展非常快,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和新的流派不断涌现,不进则退规律在经济学领域体现得尤其充分。为此,只有用冷静的大脑火热的也不断地学又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写作,才能不掉队,跟上趟。作者简介赖德胜,1966年3月生,江西安远县人。1984-1991睥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先后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1997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讲师,199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和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从事学术研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主要学术兴趣为收入分配、劳动力市场、教育经济等,至今已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在《经济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多部,代表作品有《收入分配理论(1995)、《教育与收分配》(1998)、《向市场经济稳定转轨研究》(1998)、《先富?共富!——中国转型期的收入分配》(1999)《关注浪费》(2001)等。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997)和北京市新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1)、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研究类)二等奖(2002)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目录:自序1按图索骥之外经济衰退与经济学繁荣什么是一流的学术刊物主义导向还是问题导向经济学家的社会角色学风建设的关键是制度经济研究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瑞典的教授之路按图索骥之外“心灵的选择”背后替代与不可替代数字化时代的制度建设通往市民之路为历史,更为未来对外开放的改革效应学会宽容2劳动是财富之父倾斜的限度扩展的两极分化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知识经济时代的收入分配买方市场的背后扩大内需须启用收入分配政策计划生育与城乡收入差距转型过程中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几个特点收入分配的失范与规范扩大就业的制度障碍首先要建立企业家市场我看博士后下岗职工看病该谁付费社会保障:改革的润滑剂社会流动:呼唤秩序和公正3教育的经济解释“百年树人”别解弃学从业,何错之有中国遭遇教育过度教育收费的计划生育效应民办教育的福音民办教育的改革效应大力加强经济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如何认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教育的功能与模式:一个经济学视角经济转型与教育失范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率为什么低知识失业呼唤高等教育改革(访谈)到底是谁在难为大学生就业(访谈)注意力经济的启示(访谈)4浪费事大关注浪费由“扩招”说浪费略论市场浪费

作者简介

  赖德胜,1966年3月生,江西安远县人。1984-1991睥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先后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1997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讲师,199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和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从事学术研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主要学术兴趣为收入分配、劳动力市场、教育经济等,至今已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在《经济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多部,代表作品有《收入分配理论》(1995)、《教育与收分配》(1998)、《向市场经济稳定转轨研究》(1998)、《先富?共富!——中国转型期的收入分配》(1999)《关注浪费》(2001)等。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997)和北京市新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1)、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研究类)二等奖(2002)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

图书目录

目录:
自序
1 按图索骥之外
经济衰退与经济学繁荣
什么是一流的学术刊物
主义导向还是问题导向
经济学家的社会角色
学风建设的关键是制度
经济研究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瑞典的教授之路
按图索骥之外
“心灵的选择”背后
替代与不可替代
数字化时代的制度建设
通往市民之路
为历史,更为未来
对外开放的改革效应
学会宽容
2 劳动是财富之父
倾斜的限度
扩展的两极分化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知识经济时代的收入分配
买方市场的背后
扩大内需须启用收入分配政策
计划生育与城乡收入差距
转型过程中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几个特点
收入分配的失范与规范
扩大就业的制度障碍
首先要建立企业家市场
我看博士后下岗
职工看病该谁付费
社会保障:改革的润滑剂
社会流动:呼唤秩序和公正
3 教育的经济解释
“百年树人”别解
弃学从业,何错之有
中国遭遇教育过度
教育收费的计划生育效应
民办教育的福音
民办教育的改革效应
大力加强经济教育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如何认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教育的功能与模式:一个经济学视角
经济转型与教育失范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成果转化率为什么低
知识失业呼唤高等教育改革(访谈)
到底是谁在难为大学生就业(访谈)
注意力经济的启示(访谈)
4 浪费事大
关注浪费
由“扩招”说浪费
略论市场浪费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