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应用MDA

应用MDA

应用MDA

定 价:¥45.00

作 者: ( )David S.Frankel著;鲍志云译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丛编项: IT Trend系列丛书
标 签: 软件设计

ISBN: 9787115117854 出版时间: 2003-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3cm 页数: 360 字数:  

内容简介

原版进口MDAExplained:TheModelDrivenArchitecture:PracticeandPromise本书特色:■详细介绍了OMG的战略性开发方法学——MDA。■阐述了UML和MDA的关系,并介绍了MOF、XMI和CWM等与MDA相关的技术。■分析MDA如何运用基于UML的技术,将基于组件开发、设计模式、中间件等一系列重要的趋势性技术整合到企业级计算中。MDA是OMG在2002年初确定的战略方向,将会成为对未来IT技术产生重大影响的开发方法学。本书深入描述了MDA的概念、关键技术和所有特性,包括MDA基础知识、MDA在企业计算中的地位和作用、UML和MDA的关系、与MDA相关的MOF和XMI、建模语言和建模方法、CWM建模变换,以及涉及到代码生成的话题。本书适合软件架构工程师和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师阅读,也可作为IT从业人员和软件工程研究者了解MDA的读物。

作者简介

  DavidS.Frankel曾在QuarterSoft公司、IONATechnlolgies和GenesisDevelopment公司担任高级职位。在复杂的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领域,他是一位声名卓著的专家。Frankel曾多次在OMGArchitectureBoard担任工作。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MDA导论

第1章 压力与进步:我们如何来到这里

1.1 软件产业面临的挑战
1.2 可行性变量
1.3 以机器为中心的计算
1.4 以应用为中心的计算
1.4.1 从汇编到第三代编程语言
1.4.2 操作系统和抽象沟壑
1.4.3 面向对象语言和虚拟机
1.5 以企业为中心的计算
1.5.1 基于组件开发
1.5.2 设计模式
1.5.3 分布式计算
1.5.4 中间件:提升平台抽象层次
1.5.5 中间件:提升编程抽象层次
1.5.6 说明性规约
1.5.7 企业构架和关注点分离
1.5.8 企业应用集成(EAI)
1.5.9 契约式设计
1.5.10 其他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
1.6 以企业为中心的计算所受的压力
1.6.1 对生产成本的压力
1.6.2 对质量的压力
1.6.3 对全寿命期的压力
1.6.4 现代版西西弗斯
1.7 小结

第2章 模型驱动的企业计算

2.1 将模型中心的思想引入中间层、EAI和B2Bi
2.2 语法抽象和语义抽象
2.3 B2Bi和MDA
2.3.1 第一代和第二代Web Service整合
2.3.2 Web Service和企业构架
2.3.3 定义抽象业务服务
2.3.4 把业务信息模型映射到XML
2.3.5 参数化映射
2.3.6 把业务服务模型映射到WSDL
2.3.7 业务过程和B2B协作的自动化
2.4 选择抽象层次的灵活性
2.4.1 建模语言的可扩展性
2.4.2 平台独立性:一个相对的概念
2.5 EAI和MDA
2.6 说明性规约的限制
2.7 元数据集成
2.8 MDA和基于组件开发
2.9 自动模式复制
2.9.1 一个J2EE例子
2.9.2 构架风格
2.10 抬高水线
2.11 模型驱动的企业构架
2.12 标准化的基于MDA的建模语言
2.13 多层间的同步
2.14 中间件和抽象沟壑
2.15 再议契约式设计
2.16 MDA和其他新型开发方法
2.16.1 交互式设计
2.16.2 极限编程
2.17 小结

第二部分 MDA基础技术

第3章 UML在MDA中的角色

3.1 起源与发展
3.2 优点
3.2.1 分离抽象语法和具体语法
3.2.2 可扩展性
3.2.3 对独立于平台的建模的支持
3.2.4 由标准组织维护
3.3 缺点
3.3.1 太大且划分不良
3.3.2 对视点支持不佳
3.3.3 与业界“组件和模式”的发展潮流不同步
3.3.4 对关系的含糊
3.3.5 profiling的限制
3.3.6 UML和MOF的不协调
3.3.7 缺乏标准图表交换
3.3.8 缺乏OCL的元模型
3.4 未来的方向
3.4.1 UML 20
3.4.2 预期的结果
3.5 及时建议
3.6 小结

第4章 基本类建模之外

4.1 契约式设计
4.1.1 基础
4.1.2 一个例子
4.1.3 契约、复用和互操作性
4.1.4 同编程一样精确
4.1.5 约束和异常
4.1.6 质量框架
4.1.7 DBC和UML工具
4.1.8 克服使用障碍
4.1.9 对约束的另一种看法
4.2 行为建模
4.2.1 状态机
4.2.2 活动模型
4.2.3 交互模型
4.2.4 用例模型
4.2.5 动作语义
4.3 及时建议
4.4 小结

第5章 元对象设施

5.1 MDA的关键基础
5.2 基本假定
5.3 借自UML
5.4 MOF并不仅用于OO
5.5 抽象语法树
5.6 元层次
5.6.1 M3层
5.6.2 M2层
5.6.3 M1层
5.6.4 M0层
5.6.5 元层次意义何在
5.6.6 自描述
5.6.7 元层次和抽象语法
5.7 模型驱动的元数据管理
5.7.1 什么是元数据
5.7.2 数量和价值
5.7.3 以前对无数据集成的尝试
5.7.4 又一个假设
5.8 好处是什么
5.8.1 平台独立性
5.8.2 确保语义
5.9 无数据管理方案
5.10 通用MOF代码
5.11 MOF并非基于CORBA
5.11.1 外表和意图
5.11.2 映射不限于语法
5.11.3 应用MOF-CORBA映射
5.12 近看XML
5.12.1 投资回报
5.12.2 XMI和XML Schema
5.12.3 对XMI的常见误解
5.12.4 手工编码的DTD和Schema
5.12.5 XMI复杂性和UML复杂性
5.12.6 作为生成器输入的XMI
5.12.7 XMI和UML图交换
5.13 近看JMI
5.13.1 MOF-Java映射
5.13.2 XML和DOM还不够吗
5.14 再看MOF自描述
5.15 其他应用
5.15.1 HUTN
5.15.2 XMI的反向映射
5.16 弱点
5.16.1 对图形符号缺少覆盖
5.16.2 对版本管理缺乏支持
5.16.3 与UML不协调
5.16.4 MOF-CORBA映射的问题
5.16.5 不成熟带来的互操作性问题
5.17 未来的方向
5.17.1 互操作性测试
5.17.2 MOF2.0
5.18 计算机业界的MOF
5.18.1 MOF和企业软件
5.18.2 MOF和RDF
5.19 及时建议
5.20 小结

第6章 扩展和建立建模语言

6.1 通过profile扩展UML
6.2 构造型
6.2.1 构造型的标记值
6.2.2 独立标记值
6.2.3 不能在M1层做这些吗
6.2.4 形式化定义profile
6.3 通过MOF扩展UML
6.3.1 重型UML元模型扩展剖析
6.3.2 profile vs.重型扩展
6.4 创建新的建模语言
6.4.1 对领域的紧密关注
6.4.2 元模型+profile策略
6.4.3 重型+轻型扩展策略
6.5 UML工具和MDA工具
6.6 UML建模和MOF元建模
6.7 及时建议
6.8 小结

第7章 创建可编译的类模型

7.1 指导原则的范围
7.1.1 类建模和行为建模
7.1.2 抽象层次
7.1.3 标准MDA映射生成什么
7.1.4 UML和MOF
7.2 指导原则的目的
7.3 不要为属性定义访问和改写操作
7.4 明智地使用关联端可溯性
7.4.1 可溯端和不可溯端
7.4.2 可溯性和契约
7.4.3 多余和可溯关联端
7.4.4 生成只读API
7.4.5 可溯性和信息格式
7.4.6 避免名字冲突
7.4.7 可溯性和模块性
7.4.8 MOF带来的复杂性
7.5 规定多值属性时要小心
7.5.1 序
7.5.2 单一性
7.6 正确地使用聚合
7.6.1 关联端的聚合属性
7.6.2 组合聚合
7.6.3 共享聚合
7.7 使用抽象类
7.8 区分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操作
7.9 为计算完整性而努力
7.9.1 语法完整性
7.9.2 语义完整性
7.10 对M1层模型的特殊关注
7.10.1 使用延迟约束
7.10.2 对更低层次模型的需求
7.11 及时建议
7.12 小结

第8章 在不同抽象层次上建模

8.1 基本模型分类法
8.1.1 迭代式开发
8.1.2 模型如何配合
8.2 MDA角色
8.2.1 业务分析员
8.2.2 需求分析员
8.2.3 应用工程师
8.2.4 中间件工程师
8.2.5 质量保证工程师
8.2.6 部署工程师
8.2.7 网络管理员
8.2.8 构架师
8.2.9 基础设施工程师
8.2.10 角色概要
8.3 例子介绍
8.4 业务模型
8.5 需求模型
8.6 独立于平台的模型
8.7 平台相关模型(PSM)
8.7.1 特定于EJB的模型
8.7.2 Java之外的语义
8.7.3 在抽象层间追溯
8.7.4 说明性模型的限制
8.8 参数化PIM-PSM映射
8.8.1 映射PIM集合
8.8.2 JMI的方法
8.8.3 定义参数化语言
8.8.4 寻求抽象
8.9 参数化PSM-代码映射
8.9.1 选择实现
8.9.2 较难对应到PIM中的元素
8.10 只读PSM的好处
8.11 PIM类型问题
8.12 多元参数化
8.12.1 PIM中的多组参数
8.12.2 PSM中的多组参数
8.13 语言定义策略
8.14 组件描述信息
8.15 同步模型和代码
8.15.1 “只允许正向工程”方法
8.15.2 局部往返工程
8.15.3 完整往返工程
8.15.4 往返和工具
8.15.5 往返工程和构架保证
8.15.6 层间同步
8.15.7 PSM的影响
8.15.8 维度灵活性
8.15.9 同步概要
8.16 物理模型和部署自动化
8.17 及时建议
8.18 小结

第三部分 高级话题

第9章 CWM建模变换

9.1 不仅是数据库元模型
9.2 实现策略
9.3 内部工作
9.3.1 公共超类
9.3.2 映射表达式
9.4 作为源和目标的UML模型
9.5 元模型间的映射
9.6 MOF映射
9.7 完整的画面
9.8 局限性
9.9 及时建议
9.10 小结

第10章 其他高级话题

10.1 生成的代码:说明性和指令性
10.1.1 API
10.1.2 信息格式
10.1.3 标准的角色
10.2 全新和遗产
10.3 再看无数据管理
10.3.1 作为全新领域的元数据管理
10.3.2 实现感兴趣的操作
10.3.3 实现派生属性和关联
10.3.4 概要
10.4 生成桥接器
10.4.1 映射:基本知识
10.4.2 推广桥接问题
10.4.3 标准和桥接器
10.5 可执行模型和虚拟机
10.5.1 业界的例子
10.5.2 正确性
10.5.3 性能
IO.5.4 低层次动态性
10.5.5 反射
10.5.6 反射和割据元数据
10.5.7 得出结论
10.5.8 中庸之道
10.6 再议提升平台抽象层次
10.7 MDA和系统工程
10.8 及时建议
10.9 小结

结语 现实检测
附录A 示例交易元模型
附录B 期权交易概念
参考资料
术语表
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