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1 多址接入
1.2 CDMA:过去. 现在和将来
1.3 移动蜂窝时代
1.3.1 GSM
1.3.2 US-TDMA(IS-54/IS-136)
1.3.3 IS-95
1.3.4 个人数字蜂窝
1.4 第三代系统
1.4.1 目标和要求
1.4.2 IMT-2000空中接口的选择
1.4.3 欧洲
1.4.4 日本
1.4.5 美国
1.4.6 韩国
1.4.7 全球协调宽带CDMA
1.4.8 全球第三代标准化
1.5 第三代系统的频率分配
1.6 第三代空中接口技术
1.6.1 宽带CDMA
1.6.2 TDMA
1.6.3 WCDMA TDD
1.6.4 正交频分复用
1.7 本书预览
参考文献
第2章 CDMA的基本原理
2.1 概述
2.2 CDMA的基本概念
2.2.1 扩频多址
2.3 基本的DS-CDMA组成部分
2.3.1 RAKE接收机
2.3.2 功率控制
2.3.3 软切换
2.3.4 频率间切换
2.3.5 多用户检测
2.4 IS-95 CDMA
2.4.1 下行链路的信道结构
2.4.2 上行链路的信道结构
2.4.3 功率控制
2.4.4 语音编码和不连续传输
参考文献
第3章 移动因特网
3.1 概述
3.2 市场前景
3.3 无线入口
3.4 移动因特网的商业模型
3.5 移动因特网技术
3.5.1 WAP
3.5.2 i-Mode
3.6 第三代系统的应用
3.7 因特网
3.8 无线视频
3.9 多媒体业务
3.10 IMT-2000的承载业务
3.11 业务模型
3.11.1 实时业务
3.11.2 非实时业务
参考文献
第4章 无线工作环境及其对系统设计的影响
4.1 概述
4.2 多径信道
4.3 无线环境
4.3.1 车载无线环境
4.3.2 室外到室内和步行无线环境
4.3.3 室内无线环境
4.4 分布函数
4.5 路径损耗和展开模型
4.5.1 车载无线环境
4.5.2 室外到室内和步行无线环境
4.5.3 室内无线环境
4.6 小尺度模型
4.6.1 车载无线环境
4.6.2 室外到室内和步行无线环境
4.6.3 室内无线环境
4.6.4 空间信道模型
4.7 移动性模型
4.7.1 车载无线环境
4.7.2 室外到室内和步行无线环境
4.7.3 室内无线环境
参考文献
第5章 CDMA空中接口设计
5.1 概述
5.2 需求定义和总的设计过程
5.3 分层空中接口的结构
5.4 逻辑信道
5.5 物理信道
5.5.1 帧长设计
5.5.2 信令测量
5.5.3 导频信号
5.6 扩频码
5.6.1 扩频码基本特性
5.6.2 伪噪声序列
5.6.3 正交码
5.6.4 选择准则
5.7 调制
5.7.1 数据调制
5.7.2 扩频电路
5.7.3 扩频调制
5.8 差错控制方案
5.8.1 差错控制码的选择
5.8.2 卷积码
5.8.3 级联瑞德-所罗门/卷积编码
5.8.4 Turbo码
5.8.5 混合ARQ方案
5.8.6 交织方案
5.8.7 组合的信道编码和扩频
5.9 多速率方案
5.9.1 高数据速率的提供
5.9.2 数据速率的分辨率
5.9.3 控制信息的传输
5.10 分组数据
5.10.1 分组接入过程
5.10.2 MAC协议
5.10.3 分组数据的切换
5.11 收发信机
5.11.1 接收机
5.11.2 发射机
5.12 多用户检测
5.12.1 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的提高
5.12.2 多用户检测的发展
5.12.3 多用户检测算法
5.12.4 系统模型和多用户检测算法推导
5.12.5 多用户检测设计
5.12.6 多用户检测算法选择
5.13 随机接入过程
5.14 切换
5.14.1 定义
5.14.2 切换过程
5.14.3 软切换
5.14.4 更软切换
5.14.5 频率间切换
5.15 功率控制
5.15.1 功率控制准则
5.15.2 功率控制的步长
5.15.3 动态范围的要求
5.15.4 功率控制命令的速率
5.15.5 功率控制和多用户检测
5.16 接入允许和负荷控制
5.16.1 负荷因子
5.16.2 接入允许控制的原理
5.16.3 负荷控制的原理
参考文献
第6章 WCDMA
6.1 概述
6.2 WCDMA规范
6.3 协议结构
6.3.1 逻辑信道
6.3.2 传输信道
6.4 物理信道
6.4.1 上行物理信道
6.4.2 下行链路物理信道
6.5 多速率用户数据传输
6.5.1 传输格式检测
6.5.2 信道编码
6.6 扩频和调制
6.6.1 上行链路扩频
6.6.2 下行链路扩频
6.6.3 调制
6.7 发射分集
6.8 空中接口过程
6.8.1 小区搜索
6.8.2 切换
6.8.3 功率控制
6.8.4 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式
6.8.5 分组数据
6.9 WCDMA的进展--RELEASE 2000及后续
参考文献
第7章 WCDMA时分双工
7.1 概述
7.2 TDD概念
7.2.1 不对称业务
7.2.2 上. 下行链路的相互对应信道
7.2.3 干扰问题
7.3 WCDMA TDD规范
7.4 WCDMA TDD系统描述
7.4.1 传输信道
7.4.2 物理信道
7.4.3 专用物理信道(DPCH)
7.4.4 突发类型
7.4.5 公共物理信道
7.4.6 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7.4.7 功率控制
7.4.8 切换
7.4.9 动态信道分配
7.4.10 联合检测
参考文献
第8章 cdma2000
8.1 概述
8.2 cdma2000 规范
8.3 cdma2000系统描述
8.3.1 物理信道
8.3.2 扩频
8.3.3 多速率
8.3.4 分组数据
8.3.5 切换
8.3.6 发射分集
8.4 cdma2000 1x的改进
8.4.1 1xEV-DO
8.4.2 1xEV-DV
参考文献
第9章 性能分析
9.1 概述
9.2 分集技术
9.2.1 多径分集增益
9.2.2 不同无线环境下的多径分集
9.2.3 天线分集
9.2.4 极化分集
9.2.5 宏分集
9.2.6 时间分集
9.3 WCDMA仿真器
9.3.1 链路级仿真
9.3.2 系统级仿真
9.3.3 仿真参数
9.4 快速功率控制
9.4.1 快速功率控制对Eb/N0的影响
9.4.2 上行链路快速功率控制的小区间干扰
9.4.3 非理想的功率控制导致容量下降
9.5 频谱效率
9.5.1 WCDMA上行链路的链路级性能
9.5.2 WCDMA上行链路的频谱效率
9.5.3 WCDMA下行链路的链路级性能
9.5.4 WCDMA下行链路的频谱效率
9.5.5 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谱效率的比较
9.6 覆盖
9.6.1 覆盖范围计算
9.6.2 无负载和有负载网络的覆盖范围
9.6.3 负载网络中基站采用MUD的覆盖范围扩展
9.6.4 利用基站MUD节约移动台发射功率
9.6.5 用户比特率对覆盖范围的影响
9.7 总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分层的小区结构
10.1 概述
10.2 非线性功率放大器
10.2.1 功率放大器特性
10.2.2 功率放大器效率
10.3 同一频率的微小区和宏小区
10.4 不同频率的微小区和宏小区
10.4.1 邻信道干扰和链路级性能
10.4.2 HCS网络的系统级仿真
10.4.3 频谱效率结果
参考文献
第11章 技术实现
11.1 概述
11.2 优化标准
11.2.1 功耗. 成本和尺寸
11.2.2 评估方法
11.3 模块化考虑
11.4 基带部分
11.4.1 基带接收机
11.4.2 基带发射机
11.5 RF部分
11.5.1 线性和功耗的考虑
11.5.2 接收机结构
11.5.3 发射机结构
11.6 软件无线电
11.7 典型的WCDMA移动终端的结构
11.8 多模终端
11.8.1 非扩频系统和扩频系统
11.8.2 时隙系统和连续系统
11.8.3 FDD系统和TDD系统
参考文献
第12章 网络规划
12.1 概述
12.2 业务量强度
12.3 性能
12.4 无线网络规划过程
12.4.1 准备阶段
12.4.2 小区估算
12.4.3 详细的网络规划
12.5 CDMA中微小区网络规划
12.5.1 拐角效应
12.5.2 同一频率的微小区和宏小区
12.6 室内规划
12.7 扇形分区和智能天线
12.8 网络计算
12.8.1 BTS信道单元规划
12.8.2 BSC和交换机数目. HLR和VLR信令业务量
12.8.3 传输容量
12.8.4 传输网络优化
12.9 共存
12.9.1 互调(IM)
12.9.2 保护频段和保护带
12.10 频率共享
参考文献
第13章 IP基本概念
13.1 概述
13.2 IP基础
13.3 拥塞控制
13.4 IP路由协议
13.5 IPv4与IPv6
13.6 IP和服务质量
13.7 无线网络中IP的发展
13.8 Internet电话
13.8.1 H.323
13.8.2 SIP
13.9 TCP/IP的安全性
13.10 IETF的标准化
13.11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4章 网络结构
14.1 概述
14.2 基本技术
14.2.1 异步转移模式
14.2.2 7号信令
14.2.3 移动应用协议
14.3 GSM/GPRS网络
14.3.1 参考结构
14.3.2 协议栈
14.4 3GPP网络
14.4.1 系统结构
14.4.2 接口和协议
14.5 IS-41/IS-95网络结构
14.5.1 IS-41/IS-95标准
14.5.2 参考结构
14.5.3 协议栈
14.5.4 IS-41/IS-95向第三代演进
14.6 全IP网络
14.6.1 发展全IP网络的推动力
14.6.2 全IP网络的发展目标
14.6.3 全IP结构
14.6.4 全IP网络中的无线问题
参考文献
第15章 标准化
15.1 概述
15.2 标准化体系和工业利益群
15.2.1 3GPP
15.2.2 3GPP2
15.2.3 欧洲
15.2.4 美国
15.2.5 日本
15.2.6 韩国
15.2.7 中国
15.2.8 与全IP相关的组织
15.2.9 ITU
15.3 准则
15.3.1 UMTS频谱认证
参考文献
第16章 未来方向
16.1 概述
16.2 技术前景
16.2.1 蜂窝无线接入的进展
16.2.2 无线局域网
16.2.3 蓝牙(Bluetooth)
16.2.4 卫星
16.3 可用的技术
16.4 市场考虑
16.5 发展模式
16.6 无线时代
16.7 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