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积极财政政策综述
一.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财政政策的简略回顾
2. 1998年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3. 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明显乏力
4. 积极财政政策的提出
二.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
1. 1998年的主要举措
2. 1999年的主要举措
3. 2000年的主要举措
4. 2001年的主要举措
5. 2002年的主要举措
三.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1. 加大基本建设支出, 推动经济增长
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调整经济结构
3. 加大技术革新力度, 推动产业升级
4. 增大教育和科研投入, 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5. 增加社会保障投入, 提高城镇居民收入, 增加就业
6. 增加农业投入,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7. 加快财政支出增长, 导向收支的良性循环
8. 丰富了宏观调控经验
第2章 有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一. 如何理解积极财政政策
1. 财政政策原理
2.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
二. 市场失灵, 政府弥补
1. 市场失灵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财政的经济职能
3. 公共需要和公共物品的界定
三. 财政赤字的基本问题
1. 概述
2. 财政赤字的基本定义
3. 财政赤字的分类:结构性赤字. 周期性赤字. 发展政策性赤字
4. 关于财政赤字的度量问题
5. 财政赤字的融资机制
四. 财政政策 财政赤字 与总需求和总供给
1. 凯恩斯主义收入决定模型
2. 政府购买性支出的作用
3. 所得税变化的作用
4. 增加转移性支出的效应
五. 财政政策与利率及其“排挤”效应
1. IS—LM模型中的财政赤字效应
2. 通过债务融资的财政赤字
3. 通过货币融资的财政赤字
4. 政府支出增加与“排挤”效应
六. 财政政策 财政赤字 与通货膨胀
1. 财政赤字. 货币创造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2. 通过发行国债弥补的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的联系机制
七. 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1. IS—LM模型分析框架的前提条件
2. 中国的实际情况
3. 政府支出增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第5章 国债的经济效应和国债规模的把握
一. 国债的经济效应
1. 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实证研究
2. 国债的资产效应
3. 国债的需求效应
4. 国债的供给效应
二. 关于我国国债负担率及国债依存度的考察
1. 简单的国债和赤字的动态关系
2. 国债负担率增长的动态测算
3. 复杂的国债和赤字的动态关系
4. 政府债务占GDP的均衡状态
5. 国债依存度
6. 基本看法和几点说明
三. 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与国债认购空间分析
1. 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规律
2. 从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流量结构的变化看其存量结构的演变趋势
四. 完善国债市场
1. 国债市场的功能
2. 我国国债市场现状
3. 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
4. 进一步完善国债市场
第4章 积极财政政策下的税收政策
一. 我国近年来税收收入增长分析
1. 近年来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形势
2. 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原因的分析
3. 当前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是恢复性的正常增长
二. 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般原理
1. 凯恩斯主义原理
2. 供给学派的主张
3. 减税政策实例分析——减税政
策并非万能的灵丹妙药
三. 减税政策是否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
1. 什么是减税政策
2. 我国的宏观税负过高吗
3. 当前减轻社会负担的关键是减费而不是减税
4. 如何看待税收增长的“排挤”效应
5.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和税率水平限制了减税的空间和力度
6. 如何看待所谓的世界性减税潮流
四. 未来税收政策的走向
1. 近期内的税收政策目标
2. 完善和调整治税思想
3. 税制的结构性调整
第5章 积极财政政策下的货币政策
一. 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紧密配合
1. 经济学原理
2. 我国实践的简略回顾
二. 稳健的货币政策
1. 积极财政政策需要稳健货币政策的配合
2. 稳健货币政策的配套措施
3. 稳健货币政策的成效
三. 有关货币政策的几个理论问题
1. 货币政策的目标约束是单一的还是多个的
2. 通货紧缩问题
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4. 信贷配给和信贷集中
5. 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
6. 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
四. 货币政策建议
1. 疏导货币传导机制
2. 针对资本市场发展的货币政策应对措施
3. 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4.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5.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6. 充分发挥国债的双重政策工具的职能
7. 采取有效措施, 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贷款难的问题
8.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 适时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措施
9. 解决邮政储蓄制度缺陷
10. 扩大农村的融资渠道, 加大农村贷款力度
第6章 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一. 从经济形势看积极财政政策持续下去的必要性
1. 当前和今后的有利条件
2. 当前和今后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
二. 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化和退出问题
1. 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
2. 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化和退出
3. 税制和税收政策的结构性调整迫在眉睫
三. 货币金融政策及相关政策的有力配合
1. 加大货币金融政策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
2.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仍是关键
3.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四. 财政政策的长远目标仍是预算收支平衡
1. 我国曾经走过了一条从平衡预算到赤字预算的发展道路
2. 从长期看, 平衡预算仍是我国财政政策的发展方向
第7章 积极财政政策实践经验的探索
一. 美国财政政策的经验和教训的借鉴
二. 我国财政政策和宏观政策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
1. 1995年以前的财政形势和财政政策
2. 1996年实现“软着陆”取得了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
3. 积极财政政策表明我国宏观政策走向完善和成熟
三. 财政政策 或赤字政策 观念的转变
1. 关于财政赤字问题的大讨论
2. 财政赤字观念的转变
四. 坚持财政的综合平衡
五. 积极财政政策操作的成功经验
第8章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的财政风险
一. 财政风险综述
1. 财政风险问题在我国的凸现
2. 政府债务的基本类型
3. 隐性和或有债务是一种世界性现象
4. 走出欧盟标准的误区: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
5. 必须高度重视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风险
二. 中国财政风险的总体评估
1. 我国政府债务的总体情况
2. 政府债务总体规模的粗略匡算
3. 关于我国目前债务负担率的重新认识
三.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
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严重性
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来源. 渠道和特点
3. 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整顿. 防范和化解
第9章 中国隐性和或有债务及其对策
一. 地方层次的隐性和或有债务
1. 政府担保债务
2. 社会保障基金缺口
3. 企业亏损挂账
4. 市. 县. 乡地方财政的财力缺口及债务负担
5. 政府名义筹资亏空
6. 地方性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亏损. 欠债和损失挂账
7. 地方金融机构的呆坏账
8. 政策性投资公司呆坏账损失
9. 国债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
二. 从全国范围看的隐性和或有债务
1. 外债
2. 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
3. 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问题 IPD
4. 从全国范围看的隐性和或有债务的小结
三. 隐性和或有债务的生成与传导机制
1. 隐性和或有债务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2. 我国隐性和或有债务产生的特殊根源
3. 隐性和或有债务的体制原因
4. 隐性和或有债务的管理问题
四. 防范和化解隐性和或有债务风险的对策
1. 综合治理才是根本出路
2. 增强国家财政实力, 深化财政改革, 强化财政职能
3. 采取积极措施处理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
4. 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充实社会保障资金来源
5.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是防范和化解隐性和或有债务的基础环
6. 完善政府投融资体制, 提高政投资效益
7. 加快资本市场建设的步伐, 构造合理优化的融资结构
8. 完善隐性和或有债务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