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星星火柴在西部留下光亮有些迁移企业在内地办厂,可以说使出浑身解数,吃尽了千辛万苦。上海民营工厂内迁时,企业家刘鸿生的企业并没有列入内迁对象。这位精明强干的“火柴大王”,就将他在上海的荧昌、东沟、中华等火柴厂的原料和成品,分别运到镇江、杭州、九江、苏州等地的分厂。上海沦陷,刘氏的上海水泥厂、中华码头公司、荧昌火柴厂、章华毛纺织厂、华丰搪瓷厂、炽昌新牛皮胶厂等企业都被日军占领,日本军方采用软硬兼施手段,企图迫使刘鸿生和他们“合作”,刘鸿生感到上海已难以立脚,于1938年6月下旬,他悄悄地乘上加拿大邮轮“俄罗斯皇后号”远走香港。他在香港筹办的大中华火柴公司,于1940年4月开工生产。但他觉得香港弹丸之地,很难大展宏图,所以他同时考察大后方西南各省,准备在内地设厂。在重庆,他发觉战争使四川成了后方重镇,人口激增,消费量大,各项目用品供不应求,特别是火柴。重庆只有一家华业火柴厂拥有机器设备,因为缺乏资金,没有技术力量,被搁置一边。市面上的火柴,都含有剧毒的黄磷,而且供应紧缺,价格昂贵。这时,日军已向九江进逼,刘鸿生决定将大中华火柴公司九江裕生火柴厂内迁。但由于时间紧迫运输工具奇缺,无法全迁,只能将脱吨可作军火原料的氨酸钾、赤磷、牛胶等原料抢运到湖南常德。刘鸿生将这批原料运至重庆,立即和经营困难的重庆华业火柴厂经理孙树培商谈合作经营,刘就以运川的火柴原料作为合作资金,于1939年成立华业和记火柴公司,大中华占资本五分之三,由刘鸿生担任董事长。他对火柴的生产和经营驾轻就熟,营业蒸蒸日上,不久就获得大量盈利,成为大后方火柴业的巨头。然而,火柴原料一向依靠外洋进口,战争断绝了火柴原料来源,影响火柴生产。于是刘鸿生联合川黔30多家火柴同业共同投资,于1940年5月成立中国火柴原料厂,厂址在川东长寿,大中华和华业两厂投资五分之二,于1941年开工生产,产品供不应求,以后又在贵阳和昆明设立分厂。刘鸿生不愧是一位敏锐而精干的创业者,他在重庆筹办火柴厂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在西部地区发展毛纺织事业的可行性。当时国内很多纱厂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一时无法开工,市场上纱价昂贵。四川乐山出产的羊毛运到重庆,每年可达2万至5万担,如果用进口设备将这些羊毛纺成毛纱,每磅成本低于棉纱,这个意外的发现,使他决心在四川设立毛纺织厂,并在巴县的李家论,租地114亩,在兴建厂房的同时,还挖了一条大隧道防空。诚然,在战时的后方,兴建这座颇具规模的中国毛纺织厂,是件大事,但刘鸿生为了创建毛纺织厂所经历的波折和艰辛,确实也前所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