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甲状旁腺疾病 第一节 原发性甲状旁腺 功能亢进症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高钙血症一淡漠、消沉、迟钝、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多疑、多虑、失眠、衰老等;近端肌无力、肌萎缩,但无感觉异常;纳差、恶心、呕吐、便秘、顽固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心动过缓或过速、心电图O—T间期缩短、心律失常。 (2)骨骼病变——骨密度呈进行性降低,纤维囊性骨炎,广泛的骨关节疼痛、压痛,多发性自发性骨折、颌骨“棕色瘤”,重者有骨畸形。 (3)泌尿系统——烦渴、多饮、多尿、结石发生率高(特点为多发、反复发作),易继发肾盂肾炎、继发性高血压、晚期肾功能不全。 (4)其他——软组织钙化引起非特异性关节痛,皮肤钙盐沉积使皮肤瘙痒,特征性的角膜缘钙沉积,少数可触及甲状旁腺腺瘤。 以上几组症状可单独出现或合并存在。 2.实验室检查①多次血清钙>2.8mmol/L(11.2mg/dL),早期血钙升高呈波动性。②血清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素(iPTH)升高,PTH升高的程度与血钙浓度、肿瘤大小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③血清磷3.定位诊断超声检查、CT、MRI、99mTc-sestamibi扫描;病变部位细针穿刺行iPTH测定、选择性甲状腺静脉取血测iPTH、选择性甲状腺动脉造影等。 4.高钙血症危象血钙>3.75mmol/L(15mg/dL),血清离子钙;≥1.28mmol/L;严重呕吐、脱水、高热、少尿、酸中毒、昏迷、肾功能不全;心电图Q-T间期缩短。[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内科治疗缓解症状为辅。[处理要点及处方用药]1.手术治疗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措施。 (1)手术指征有症状或有并发症者一般宜行手术切除;无症状但年龄2.8~3.0mmol/L(11.2~12.0mg,/dL)者亦应手术;无症状仅有轻度血钙增高者在随诊中出现以下情况则需手术治疗:①骨吸收病变的X线表现;②肾结石或肾功能减退;③血钙高于2.8~3.0mmol/L;④24h尿钙排泄高于400mg;⑤血PTH高于正常2倍以上;⑥严重的精神神经症状、胰腺炎和高血压等。 (2)术前准备充分补液、给予速尿等利尿剂促进钙的排泄,亦可用磷酸二氢钠或鲑鱼降钙素,谨防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应注意中性磷酸盐的补充,以增加骨盐的沉积。 (3)手术方式术中需以冰冻切片进行鉴定,腺瘤者全部摘除,但须保留一枚正常腺体;增生者切除3.5枚腺体或4枚全切后取小部分埋藏在前臂肌肉中作自体移植;腺癌者则宜作根治手术。约有10%病人可复发,必要时再次手术。射线引导下的微创性甲状旁腺切除术(MIRP),以局部麻醉、创伤小、耐受性好,治愈率高而用于单个腺瘤的根治,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旁减)的风险为零,术后并发症少。部分因其他原因不能手术者,有试行在CT或MRI介导下,用95%乙醇注射腺瘤治疗获得成功的。 (4)手术后低血钙的处理术后轻者出现手足、口唇和面部麻木,重则手足搐搦者,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每日2~3次;难治顽固性低血钙者可以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溶于葡萄糖液中,钙按每小时O.5~3mg/kg给予),3~5天内症状可改善。低血钙持续1个月以上,提示可能有永久性甲旁减,需在补钙的基础上加用活性维生素D如1a(OH)D3(阿法骨化醇)每日0.5~2.0mg,1,25(OH)2D3(骨化三醇,calcitriol)每日0.25~1.0mg口服。血清镁2.内科治疗因其他原因无法手术或术后仍有高血钙者,可试用内科治疗。 (1)一般处理多饮水以利钙排出体外,限制食物中钙的摄人量,如忌饮牛奶。不用噻嗪类利尿剂、碱性药物和抗惊厥药物。 (2)药物 1)口服磷可阻止骨吸收和抑制肾脏1,25(0H)2D3的合成。磷酸钠或磷酸钾O.5g,每日2~3次;或中性磷酸盐溶液口服。 2)雌激素可增加骨量,拮抗PTH介导的骨吸收,倍美力片每日0.625mg或利维爱每日1 片。 3)西咪替丁可阻止PTH的合成与分泌,停药后会反跳,200mg每日3次。 4)二磷酸盐是骨吸收抑制剂,羟乙基二磷酸钠(etidronate),每日200~400mg,氨甲双磷酸钠(alendmnate),每日5~10mg。 5)活性维生素D1,25(OH)2D3可抑制甲状旁腺功能,每日O.25~1.0mg。 6)拟钙剂模拟钙离子作用于钙受体,可直接抑制PTH的合成与分泌。NPS R-467和NPS R-568,每次50~100mg,每日4次口服,可能是治疗甲旁亢的一种理想的新型制剂。 3.高血钙危象的治疗 (1)补液迅速补充血容量至关重要。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补充钠盐,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200~300mL/h,第一天需输给4~8L,最初6h输入总量的1/2~1/3。 (2)利尿在补充血容量后予以利尿,使尿量保持在100mL/h以上。可用呋塞米(速尿) 40~100mg每2~4h静脉缓注,或利尿酸25~50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