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本书的内容和体裁,也是一种创新。凝聚着《申》报全体同仁“创业激情、科学理性、创新灵感、集体智慧的结晶”的内容,竟用一种轻快而简练的“新报人手记”来表现。这自然又是从读者出发——充分考虑可读性。本书可以一口气读下去,也可以慢慢读一段咀嚼回味。两个字的标题已短到不能再短,完全适合网络时代的阅读习惯——揭示主题词。为了和全书一致,怒我序言的标题也用了两个字——“创新”。把《申江服务导报》简称为《申》报是一种典型的误读,这会令人无可避免的将之与旧上海的那份普及到全体市民范围的报纸混淆等同。今日的《申江服务导报》绝不是昔日的《申》报的翻版、复活,但两者都沿袭了海派媒体特有的风格和气息:在某种程度上都成了市民文化休闲领域里不可或缺的品种。只是今日《申》报更显年轻和另类,并且用心专一,把触角和眼球瞄准上海这座中国最现代化城市的前沿人群:受过或正在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有不俗的品位又热爱世俗的生活;具备一定的经济消费能力和超级的情感想象;有点小资做派其实只比生存底线稍高一些……用那句很贴切的广告语叫做“眼光比生活高一点”。准确的定位和不凡的手笔使之迅速成为今日上海媒体中的一面时尚旗帜,其对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吸引和对广告主的诱惑与其业绩一起不可思议地递增。当它跨入了自己的第5个年头时,发觉坎坷和风雨已落在身后,像彩虹一般被事业的广阔天空所接纳。这种感觉和滋味的美妙,在它的四位创业者之一的徐锦江的新报人手记《〈申〉报关键》一书中,得到了言简意赅而又毫无保留的披露。在中国报业走向市场化的关键时期和关键之处,《〈申〉报关键》的自曝内幕和秘笈公开,可以视作是一部不拘一格、真材实料、新意迭出、指点媒体创业迷津的实战教科书。锦江先生从一介书生蜕变为媒体管理人,他和《申江服务导报》诸同仁所经历的小报闯荡大市场的过程,对于今日的文化媒体如何整合团队、凝聚人才、触摸市场、探求规律、变革创新,具有太多的启示意义。一册鲜活而实证的媒体指南诞生在上海这样一个地方并非偶然,书中对《申江服务导报》成功的88个关键词的解读可以证明这一点。已经没有人怀疑这个报业后起之秀的超群实力,也没有人会对它对传统稳健的办报风格的逆反和改造抱有多少微辞,人们开始对奇迹受怎样的理念支配、在怎样的环境中存活并可持续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疑惑。这对一批又一批媒体创业人、当家人和骨干群体至关重要。作为领先者的《申江服务导报》有责任直面提问者,进行一番自我揭秘,使成功变为一种公共话语和共享资源,激励同行的竞争和超越,这是在创业快车道上一项很有意义的实验游戏,它将使“你追我赶”“群芳争艳”成为新上海文化中最刺激、最激动人心,因而也最具现代感的生态景观。曾经建议徐锦江将书名改为《〈申〉报观点》,但被婉言谢绝,因为已经有了《奥美的观点》。但《〈申〉报关键》的关键,还在于亮出了一个又一个新鲜活泼、创意非凡的观点,从中我们自可感受逐渐显现轮廓的中国文化大市场的最新律动,触摸到新一代报人的怦然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