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各行业经济中国肉牛业的商务机遇与挑战

中国肉牛业的商务机遇与挑战

中国肉牛业的商务机遇与挑战

定 价:¥50.00

作 者: (澳)约翰·W.朗沃斯(John W. Longworth),(澳)科林·G.布朗(Colin G. Brown),(澳)斯高特·A.万龙(Scott A. Waldron)著;刘玉满主译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肉牛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9084858 出版时间: 2003-09-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3cm 页数: 372页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迄今为止对我国肉牛业经济问题描述得最为详细的一本学术专著,从若干个不同的方面详细描述了中国肉牛业的变革。全书共分十七章,各章的排序是按生产-加工-流通-贸易的顺序,其目的是为了反映出商品供给链的流向。第一和第二章对我国肉牛业的总体情况做了简要介绍;第三至第七章是关于肉牛业的生产问题,包括肉牛的品种和遗传资源、进口牛与本地牛杂交、传统牧区的生产体系以及农区的生产体系;第八和第九章对活牛的流通方式和活牛屠宰情况进行了介绍和评价;第十和第十一章对活牛及副产品的加工进行了探讨,其中第十章重点讨论了除鲜肉、下水、牛皮或皮革等以外的其他产品系列,尤其是熟肉加工制品,第十一章对皮革加工行业做了简要介绍,并着重讨论了皮革加工业的发展和调整问题;第十二、第十三和第十四章着重描述了牛肉的市场问题,其中第十二章对传统的鲜活市场和大众市场体系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第十三和第十四章介绍了我国东部城市中的牛肉及副产品的独特之处;第十五和第十六章着重介绍和分析了活牛、牛肉及副产品的对外贸易情况;第十七章提出了一些主要结论。本书是对中国的肉牛业进行了为期四年研究的一项主要科研成果。在研究过程中,除了开展其他科研活动外,还走该了包括中国内地的14个省份和香港在内的400多个肉牛业的相关人员。此外,还开展了两次消费者调研,被访问的农户有近2000个。调研成果在学术刊物上、学术会议上以及于2000年6月在北京举办的研讨会上都有报道。本书汇集了研究人员的各种不同想法,是对中国肉牛业的综合性分析。

作者简介

  约翰·W.朗沃期(John W.Longworth),朗沃斯现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原国际农业经济协会会长,澳大利亚社会科学学会会员。他潜心研究日本和中国的肉牛业长达25年之久。他的学术代表作为解决困扰日本牛肉贸易的复杂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他开始关注中国,专心研究了中国羊毛业的发展和突然崛起的肉牛业。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独立和合作撰写了5部关于中国问题的专著,其中有3部已经译成汉语出版。此外,他还撰写了120余篇研究论文和报告,覆盖的领域包括澳大利亚的小麦、羊毛、肉类的营销和政策。他作为日本京都大学的客座教授,曾3次访问日本,累计时间为6个月。青年时期,他曾花费一年时间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后。他在一3个饲养绵羊、生产羊毛和小麦的农场长大,在成为学者之前,他还做了若干年的羊毛分级员。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贸易政策情报”——了解决定澳大利亚未来贸易前景,尤其是羊毛和牛肉贸易前景的海外市场的长远问题。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译者的译
英文版前言
第一章 引言
肉类和牛肉对中国的重要性
本书的主题
资料不源
全国官方统计资料的局限性
内容提要
第二章 一个新的巨型产业的崛起
产业规模及布局的变化
消费模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是政策“推动”还是市场“拉动”?
政策与规划
肉牛产业的主要机构
第三章 品种与繁育
背景
黄牛
培育品种
引进品种
育种繁育中心与人工授精
第四章 活牛生产部门结构
生产者类型
牛的生产规模
第五章 非养牛专业户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激励因素分析
代表性的非养牛专业户的界定
代表性非专业户家庭的财务状况
敏感性分析
第六章 养牛专业户的经济学分析
第七章 育肥生产经济学
第八章 活牛营销
第九章 活牛屠宰
第十章 活牛屠宰的产品
第十一章 皮革行业
第十二章 牛肉的配送与营销
第十三章 消费者的态度和偏好
第十四章 市场的其他问题
第十五章 香港的牛肉市场
第十六章 牛肉及活牛贸易
第十七章 结论及其涵义
附录A 官方数据的来源、定义解释和存在的问题
附录B 与肉牛业发展相关的主要国家一级的主要政策部门
附录C 主要被访企业的情况介绍
附录D 肉牛的区域生产与供给
附录E 进口关税和进口条件
常用术语
英文缩写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