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玢玲教授,1924年生,晚霞绚丽,1998~2000年三年间,连连四部书问世;1998年7月,《中国虎文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吉林人民出版社,主编);2000年12月,《汪玢玲民俗文化论集》和《中国婚姻史》(吉林文史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这些成果显示她笔耕不懈的韧劲。“敏求,博览,深思,勤撰”,是她取得如许成果的成功之道。汪玢玲是辽宁省北镇县人。日军铁蹄践踏我国大好河山,她从东北转辗流亡到西南四川省三台县涪江之滨,在杜甫读书的草堂寺因陋就简办学的东北大学,师从文学史家陆侃如、冯沅君和哲学史家赵纪彬等,勤学苦读,并从事爱国民主学生运动,盼抗日胜利,东北家乡早日光复。她有一首诗回忆当年的青春情怀:忆昔当年壮风行,巴山夜雨赋豪情。暮云霭霭涪江树,古寺森森堂上灯。苦学同心宗马列,读书抗日有群英。身化苍鹰击东海,笔驰骏马唱新声。新中国成立之初,汪玢玲师从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195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研究生班后,执教于东北师范大学,从此勤勤恳恳耕耘于民间文学、民欲学领域45个春秋,成果累累,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论著、编著10部。她从民间文学起步,在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之间往来穿梭,织成学术彩锦。由于她长于古典文学又专攻民间文学,关注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关系的研究,有论文《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鲁迅与民间文学》、《沈从文所受苗族文化影响》等,更有专著《蒲松龄与民间文学》,探讨了蒲氏小说《聊斋志异》的民间来源,运用口语与民间艺术形式创造《聊斋俚曲》,阐述蒲氏与民俗学的关系。她的研究特色之一是注重比较研究。如论文《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概观》、《东西方“早期维那斯”比较研究》、《东西方盗火英雄神话比较研究》等,视野广阔,材料丰富,其学术思维驰骋于中外神话、故事之间,翱翔于典籍、考古材料、20世纪采集的口传文学之中,因而取得学术上的突破。她的研究的另一特色是注重东北区域文化的研究。如1958年起就从事的人参文化研究,深入长白山采集“人参精”故事,发表《试论长白山区人参故事》、《长白山人参故事源流及其历史价值》、《长白山人参民俗考论》等。并由此扩展到“东北三宝”研究,《三宝传说四论》、《关于貂的的民俗考论》、《鹿的民俗考论》、《乌拉草之为宝》以及《长白山自然保持神崇拜文化内涵》等。汪玢玲教授从民间文学向民俗,更向区域民间文化拓展研究领域。民族民间宗教是民间文化的重要领域,她探索东北各族民间宗教“萨满族”(近似广西各民族民间宗教“师公”),如《萨满教与(赫哲族)伊玛堪》,《萨满教的本质》,以及萨满文化圈里的课题如《东北亚骷髅神崇拜》等,将神话与民族民间宗教结合起来研究,在学术上有新的突破。1979年5月,汪玢玲教授发表《民俗学运动的性质和它的历史作用》,第一个起来冲破解放后民俗学被打为资产阶级“伪科学”的坚冰。其后,她由编纂地方民俗志《吉林省志·民俗志》、《长春市志·民俗志》,发展到全国性的民俗典籍《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和《中华民俗大典·吉林卷》,显示了她作为民俗学家的学术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