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瑛,女,1921年5月出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42年获四川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学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密执安州大学理学硕士,建国初期归国。1942年~1952年任四川大学园艺系助教、讲师、副教授,1952年~1978年任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副教授,1979年至今任教授,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导师。为著名蔬菜园艺学家,从事蔬菜教学和研究工作五十余年,培养了几代园艺人才,包括硕士12名,博士18名,是中国现代蔬菜栽培学的主要建立者之一,也是中国魔芋科学技术和开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她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指导委员会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园艺学科组组长,还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以及首届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会长等社会兼职。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证二项(突出贡献、早期回国)。1986年被四川省政府评为“支援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先进个人”,1989年国家教委、农业部、林业部联合颁发“支农、扶贫和为农村生产服务中成绩突出”荣誉证书,1993年被国家教委、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85年及1988年两次被评为重庆市劳模。刘佩瑛为《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副主编,为编著魔芋条目,刘佩瑛从1979年起开始在四川宜宾、屏山及凉山州等重要魔芋产区进行考察,见到魔芋生产已经完全萎缩,而当时日商已在寻求“金河芋角”,她便以找到的一株魔芋在屏山县作大报告,呼吁恢复魔芋生产,并向四川省领导汇报呼吁。1985年联络成都方面的刘叔明、孙光谷等同志成立了四川省魔芋研究会,于1988年由研究会成功召开了全国首届魔芋学术讨论会,在全国掀起发展魔芋的高潮。刘佩瑛深知现代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科学技术为内涵,从1985年向国家科委农业处申请魔芋课题成功,至今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农业部、四川省等部委所下有关魔芋课题共9个,从1988年至1997年获国家教委、农业部有关魔芋的科技进步二等奖3个,国家教委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二个。刘佩瑛对魔芋进行了从理论到开发利用的系统研究,研究了魔芋种质资源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分类及种质资源的低温和超低温保存,建立了中国魔芋试管基因库;发现和命名了白魔芋新种;研究了魔芋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软腐病、白绢病的发病规律,建立了防病丰产栽培技术;在魔芋胚胎学研究中首次发现其胚胎发育属单极性,合子转化为小球茎,仍属有性器官,果实中不是植物学上的种子,澄清了国内外对其种子的错误描述,且为有性杂交育种打下理论基础;她对魔芋植物生长动态和物质消长、球茎贮藏的生理变化、球茎休眠生理、叶片衰老生理等作了大量研究;她指导研究生跑遍全国搜集魔芋资源,并搜集了200多个气象站的资料,结合人工气候箱所作的魔芋对温度、湿度的要求确定标准体系,制定出我国魔芋种植区划,提出因地制宜、区域化发展的策略。她还作了魔芋的组培快繁研究,建立了快繁体系及葡甘聚糖及其改性研究;80年代作了魔芋细胞工程研究,90年代转入基因工程研究,使我国魔芋基础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刘佩瑛十分重视魔芋品种改良,选出了万源花魔芋棗中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魔芋新品种;摸索出一整套技术解决了魔芋杂交育种的难题,成功地实现了花魔芋与白魔芋的种间杂交,其杂交后代正在选育扩繁之中。从1985年到今在研究课题中完成硕士论文8篇,博士论文6篇,在国际学术会及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1989年在《山区开发》杂志上出魔芋专辑一本,总结了10年的应用研究成果和在万源县以魔芋项目扶贫的经验,还著了《魔芋栽培与加工》等;目前已得到中华科教出版基金委员会批准资助出版《魔芋学》专著,将总结她和助手们多年所作魔芋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