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华的散文,都有颇强的社会意识,而这种社会意识并非从政治社会的高角度剖析,而是从小民的角度,在大大小小新闻的字里行间,看出事情的或可笑或可叹或可悲或可怜的一面。在《还是情愿痛》这本杂文集里,这种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集中有李碧华写给自杀身亡的歌星张国荣的《血似胭脂舞蝶衣》,尽现了李碧华鲜为人见的感性一面。她说:“4月8日,你化作一缕烟,一撮灰,你真正走了,永不回头……你一向怕死、畏高、爱美、惜身……不能想像你选择了从24楼纵身往下一跃时,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绝……”文字中可看到,对老朋友的逝去,李碧华的心在淌血:“一个人出生、成长、努力、挣扎向上……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也算漫漫长路。把一切变成‘往事’,只用了一星期,甚至一秒。……于是以后人人都老了丑了,心中的你永远是个万人迷,传奇中只有凄厉媚艳与深情,没有岁月的痕迹。”李碧华说:痛,比麻木好。它告诉你部位,性质,程度和感觉。人生怎会不受伤?因为痛,才有终于不痛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