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政府来说,择校是他们发现校际差距、均衡教育资源的市场参考。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资源均衡化,而不是本末倒置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面对见仁见智并将身体力行的择校,家长更应考虑的是:究竟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还是不输在“终点线”上!理性择校,已经成为家长及学生的当然选择。优质教育从来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也是古往今来教育家们的共同理想。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兴办私学的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表达“人不分贵贱都有平等受教育权”的主张,到西方柏拉图最早提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亚里士多德提出用法律落实教育权利,无?恢っ髁苏庖坏恪?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不接受教育是万万不能的,甚至没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也会令人抱憾终生!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家族的希望。往大里说,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富国强民的最有效工具;往小里说,接受教育是改变人生道路、提高生存竞争力的最佳途径。然而,孩子真的能沿着“总设计师”画的轨迹前行吗?!望子成龙使择校现象愈演愈烈。社会各界对择校抨击颇多,却又无可奈何。择校,直接造成了校际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加重了学生的精神负担和家长的经济压力,导致了一系列腐败现象的产生。即使是就近入学、电脑派位、特长内招,也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遭人诟病的权学交易、钱学交易,更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择校是他们的一项正当权利。只要校际之间的办学水平有差距,择校现象就会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