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金融/银行/投资金融创新与虚拟经济

金融创新与虚拟经济

金融创新与虚拟经济

定 价:¥39.80

作 者: 王爱俭著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丛编项: 金融学前沿课题研究文库
标 签: 金融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4930637 出版时间: 2003-10-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1cm 页数: 471 字数:  

内容简介

  进入20世纪末叶以来,世界经济的虚拟化进程明显加快了,随着虚拟化的加深,虚拟资本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对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由于虚拟资本价格本身具有制造泡沫的能力,对不确定性影响十分敏感,客观上造成了一系列泡沫事件,以济的周期运动也相应发生了就化,商业危机越来越被经济危机所取代。随着虚拟资本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以及其在金融危机中所起到的重要影响都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其加以深入研究。王爱俭,女,1954年生于天津。1982年初毕业于天津财经学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任中国金融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特邀研究员等职。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货币与汇率研究、金融创新、虚拟经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等。出版了《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汇率导论》、《金融创新工具交易》、《欧元发展趋势与中国》等十余部专著;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研究项目6项,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融创新与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研究”,先后8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现为天津财经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专业博士生合作导师。王爱俭教授在多年潜心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撰写了本书。本书用了18章的篇幅,对金融创新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作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从全书逻辑顺序来看,首先对金融创新理论、特征和挑战进行了阐述和介绍,然后对虚拟经济概念、正负效应及其运行等作了重点探讨,接着对金融创新和虚拟经济的关系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在对中国金融业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发展虚拟经济的对策。本书的创新这处:(1)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目前,大多数成果都是侧重一个方面来研究金融领域或虚拟经济,但本书从新视角——二者关系的视角来研究。本书通过对虚拟经济与金融创新关系的研究,运用金融创新理论和先进的方法,使两者建立一个互动的关系,有利于对虚拟经济研究的突破。(2)本书在对虚拟经济发展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原理,探讨资本价值形态脱离实体经济独立运动的规律,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虚拟资本运行过度会引发泡沫经济进行了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3)通过对金融创新和虚拟经济两个角度的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本书提出了“金融创新使虚拟经济规模化发展成为现实”、“虚拟经济对金融创新有促进作用”、“信用创新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创新”等观点,有新颖和独到之处。(4)本书提出我们要面对虚拟化发展浪潮,克服其消极影响,并提出我国发展虚拟经济的思路和步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作者简介

  王爱俭,女,1954年生于天津。1982年初毕业于天津财经学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任中国金融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特邀研究员等职。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货币与汇率研究、金融创新、虚拟经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等。出版了《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汇率导论》、《金融创新工具交易》、《欧元发展趋势与中国》等十余部专著;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研究项目6项,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融创新与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研究”,先后8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现为天津财经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专业博士生合作导师。

图书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现有文献研究的主要观点
三.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第一篇金融创新
第一章金融创新的理论.特征与挑战
第一节金融创新的含义及体系
一.金融创新的含义
二.金融创新的分类
三.金融创新的体系
第二节当代金融创新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约束诱导型与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
二.交易成本与制度创新理论
三.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
四.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理论
五.罗纳德·I.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
第三节现代金融创新的特征
一.金融创新具有虚拟性
二.金融创新具有效率性
三.金融创新具有流动性
四.金融创新具有风险性
第四节金融创新提出的挑战
挑战之一:金融创新使货币政策失灵
挑战之二: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加大
挑战之三:金融创新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第二章金融创新与金融中介演进
第一节金融创新趋势及其对金融中介的影响
一.金融创新动力的变迁
二.从金融中介演进的角度分析金融创新趋势
三.金融创新对金融中介的影响
第二节金融创新与金融中介经营模式演进
一.金融中介经营模式对创新的影响
二.金融创新加速了混业经营的进程
三.金融中介经营模式演进的效果
第三节金融创新与金融中介职能演进
一.现代金融中介的基本职能
二.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中介职能发展的表现
三.金融中介业务与工具创新的例证
第三章金融业的电子化革命
第一节证券市场的电子化
一.证券市场的电子化进程
二.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竞争与互补
第二节银行业的电子化
一.银行电子化的发展历程
二.电子技术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三.网络银行的发展
四.电子技术的运用对银行经营效率的意义
第三节网络时代给全球金融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网络技术的运用对金融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网络技术的运用对全球金融市场发展形成的挑战
第四章对冲基金的全球运作与监管
第一节对冲基金概述
一.对冲基金的发展演变
二.对冲基金的主要类型
三.对冲基金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现代对冲基金的立体投资策略
一.投资策略的实施工具
二.现代对冲基金的“立体式”投机策略
三.对冲基金投机操作的负面效应
第三节对冲基金对新兴市场的危害与监管
一.对冲基金对新兴市场的危害
二.各国.地区及机构对对冲基金的监管实践
三.完善对冲基金监管体系的设想
第五章国际银行业的并购与整合
第一节银行并购的理论概述
一.银行并购的概念
二.银行并购的具体形式
三.银行并购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虚拟经济发展促进金融机构并购与整合
一.银行规模扩张与强强联合
二.银行跨国并购
三.金融机构业务整合
四.网上银行异军突起
第三节金融机构并购的影响
一.银行并购对银行自身的积极影响
二.银行并购的消极影响
第二篇虚拟经济
第六章虚拟经济的运行机制与作用
第一节虚拟经济的作用
一.虚拟经济的内涵
二.虚拟经济的特征
三.虚拟经济的作用
四.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虚拟资产定价的基本原理
一.资本化定价方式的内涵
二.虚拟资产定价特点
三.资本化定价方式的泛化
第三节虚拟经济运行
一.虚拟资本的形成机理
二.虚拟资本的分类
三.从微观主体分析虚拟经济运行
第七章虚拟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增长理论的回顾与货币增长模型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
二.货币增长理论
三.加入货币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托宾反论
第二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
一.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联立模型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第八章虚拟经济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关于虚拟经济的几点认识
一.虚拟经济的内涵界定
二.若干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理论基石——新制度经济学简评
一.理解虚拟经济的关键——交易费用学说
二.虚拟经济中的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节虚拟经济的交易费用解释
一.交易费用降低途径的假说
二.虚拟经济的本质
第四节我国虚拟经济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一.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历史回顾
二.中国虚拟经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三.发展我国虚拟经济的几点构想
第九章经济全球化下的虚拟经济新特征
第一节心理因素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心理因素作用与虚拟经济发展特征
二.从当代行为金融学研究成果看心理因素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
三.心理因素与经济走势
第二节虚拟经济导致产业重新划分
一.人类对虚拟经济重要性认识的历史沿革
二.世界经济轴心的转移与产业的重新划分趋势
三.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显现为虚拟经济发展的差距
第三节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解析
一.现代经济中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已经密不可分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共同构成现代经济的增长内涵
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双轮驱动现代经济
第十章虚拟经济的风险及其防范
第一节虚拟经济.泡沫与金融危机
一.经济泡沫的产生及表现
二.虚拟经济背景下金融危机的成因
第二节20世纪80年代美国股市危机
一.美国股市泡沫的膨胀
二.美国股市危机的爆发
三.股市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害
第三节日本20世纪末期泡沫经济的演化
一.股票市场资产价格剧变
二.资产价格背离一般商品物价
第四节虚拟经济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制度安排
一.虚拟经济风险的制度监管
二.证券业的行业自律
三.建立专业金融监管机构对风险进行监管
四.虚拟经济风险的国际监管
第三篇金融创新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第十一章金融创新推动虚拟经济发展
第一节信用创新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
一.现代信用理论概述
二.现代信用创新的特点
三.信用创新与虚拟经济发展历程
第二节金融创新使虚拟经济规模化发展成为现实
一.金融体系效率提高加速了虚拟经济发展
二.金融工程兴起促进了虚拟经济快速发展
三.金融业的技术革命使虚拟经济急剧增长
第三节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推动了虚拟经济规模扩张
一.金融衍生产品概述
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是虚拟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三.发展金融衍生工具是促进虚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金融衍生产品的未来发展将使虚拟经济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第十二章虚拟经济促进金融创新
第一节虚拟经济蓬勃发展加速了资产证券化进程
一.资产证券化的内涵
二.资产证券化的种类
三.证券化趋势的影响
第二节虚拟经济发展使金融机构不断创新
一.投资基金迅速发展
二.投资机构化的影响
第三节虚拟经济发展使货币政策实施发生变化
一.虚拟经济的出现使货币政策多目标化
二.虚拟经济发展增加了货币政策的传导主体
三.虚拟经济发展使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更加复杂
四.虚拟经济发展使控制货币供应总量的难度加大
第十三章虚拟经济与汇率机制
第一节虚拟经济与汇率的形成
一.虚拟经济条件下汇率形成机制的新背景——国际资本的高速流动
二.虚拟经济条件下外汇供求的新变化——“虚.实”比重的重新调整
第二节虚拟经济与汇率的决定
一.伴随经济虚拟化进程的汇率决定理论演进
二.现代虚拟经济背景下的重新审视——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新发展
第三节虚拟经济与汇率变动
一.汇率的预期和信息导向性成为汇率波动的新特征
二.资本市场价格波动与汇率变动
第四篇中国虚拟经济发展
第十四章新经济与金融创新发展趋势
第一节新经济现象及其意义
一.“新经济”名词的产生
二.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新经济”表现
三.新经济的模式及其历史意义
第二节新经济与新金融的发展
一.新世纪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
二.新经济促进了金融效率的提高
第三节新经济与中国的金融创新发展
一.新世纪中国金融面临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
二.中国新经济发展的必要金融支撑
三.新世纪中国金融创新体系的构建
第十五章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原则
第一节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定量分析
一.中国经济虚拟化分析
二.中国虚拟资本运动规模考察
三.中国虚拟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第二节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定性分析
一.我国货币化进程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信用化进程发展滞后
二.我国金融市场初具规模,但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发展滞后
三.金融体制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成就显著,但金融工具创新滞后
四.资金供给促进了经济增长,但融资渠道多元化改革滞后
五.国家整体金融风险意识增强,但个体部门风险防范手段落后
第三节中国发展虚拟经济的基本原则
一.掌握适度原则,发展虚拟经济
二.注重金融创新
三.注重对金融资源的合理运用
四.注重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
五.减少政府对金融业的过分干预
六.建立经济预警系统,防范虚拟经济风险
第十六章中国二板市场的创设与发展
第一节世界各国二板市场的兴起
一.二板市场的兴起
二.美国纳斯达克市场
三.世界主要二板市场运作模式分类与比较
第二节中国二板市场建设的基本构想
一.中国早期的二板市场
二.中国二板市场创建的环境
三.中国二板市场的供给资源
四.中国二板市场设立的基本构想
第三节中国二板市场的运作模式选择
一.中国二板市场与主板市场运作模式比较
二.中国二板市场的运作模式定位
三.中国二板市场的制度选择
第十七章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资产证券化概述
一.证券化的内涵
二.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一种创新性制度安排
三.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必备条件
第二节我国推进资产证券化面临的约束条件
一.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切入点选择的争论
二.我国资产证券化的需求分析
三.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供给因素
第三节推进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资产证券化的市场供需体系
二.完善和规范资产证券化的技术支撑体系
三.完善资产证券化的制度保障体系
第十八章虚拟经济演进与金融安全建设
第一节金融虚拟化对金融风险的强化机理
一.金融业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
二.现代金融的虚拟化强化了金融风险
三.金融创新对金融安全的正面效应
第二节中国金融安全现状
一.中国现存的金融制度缺陷
二.中国金融结构失衡.效率低下
三.中国金融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风险
第三节中国金融安全区的构建设想
一.调整金融结构,增强金融自身的风险抵抗力
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降低金融投机性
三.建立中国金融危机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