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地方史志梁启超传:插图本

梁启超传:插图本

梁启超传:插图本

定 价:¥18.00

作 者: 吴其昌著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丛编项: 名人名传丛书 插图本 第二辑
标 签: 历史人物

ISBN: 9787801308085 出版时间: 2004-06-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1cm 页数: 252 字数:  

内容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的名字与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重要的事件,如公车上书、立宪行动、辛?ジ锩⒒す秸鹊冉裘芟嗔K簧啾洌芨丛拥纳缁峄肪澈凸沤裰型飧髦炙汲钡挠跋欤湔嗡枷牒脱豕鄣愣技涓丛樱沂背3鱿智昂竺艿南窒螅谥泄飞希钦槠亩嗟娜宋镏弧?吴其昌(1904-1944),浙江海宁人。字子馨。清华大学研究院第一届研究生,以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著名学者为师。曾任南开大学文史教席、清华大学史学讲师、国立武汉大学史学教授等职,抗战开始后曾兼任中央干部训练班教官,并曾赴陪都重庆出席中国史学会及史地教育委员会。他是最黑暗地狱底层的有血有泪有志气的一位满身创伤的青年,他也屡次想像陈天华那样跳海而死,但他坚决相信中国不会亡,所以他虽然处在全然无望中,却始终在挣扎奋斗。如果说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则梁启超便是民主思想的先行者。他为民主共和冒死冲锋,其功绝不在武人之下。他自己承认“陈胜、吴广”之功,但天下后世的公评,他的勤劳、他的气魄、精神、声威,实在比陈胜、吴广高出万倍。

作者简介

  吴其昌(1904-1944),浙江海宁人。字子馨。清华大学研究院第一届研究生,以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著名学者为师。曾任南开大学文史教席、清华大学史学讲师、国立武汉大学史学教授等职,抗战开始后曾兼任中央干部训练班教官,并曾赴陪都重庆出席中国史学会及史地教育委员会。著述极多,有《明道程子年谱》、《伊川程子年谱》、《朱子著述考》、《朱子全集辑佚》、《殷墟书契解诂》、《金文历朔疏征》、《金文年表》、《金文氏族疏征》、《金文世族谱》、《金文名象疏征》、《梁启超传》(上卷)等,另有论文百余万言,及未完成之著作《金文方圆疏征》=《习语疏征》、《职官疏征》、《礼制疏征》等若干种。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一世纪来中国的命运
       ——从鸦片战争至梁氏诞生的前夕
  第一节 绪说
  第二节 梁氏生前中国一般的惨避况
         陷落于绝望的深渊——天灾·人祸——道德的堕落——思想的颠倒——民智的固陋——社会的腐化——太后的奢靡——朝延的昏庸——外交的腐败——军队的黑暗——实业的丛弊——贪污的普遍
  第三节 梁氏生前中国一般的教育状况
         童年生活是怎样的——青年教育是怎样的——官办“洋学堂”是怎样
  第四节 梁氏后来对于祖国命运的影响
         文体的改革——报纸的改革——新兴各报述评
第二章 亡国景象与维新初潮
       ——为梁氏诞生至戊戌政变
  第五节 综叙
  第六节 亡国现象的种种
         祸根的溯源——延续的天灾人祸——此年的国际形势及世界大势——中国遭受瓜分的“史迹表”——帝俄侵华的阴谋——暴日蓄志亡华的野心
  第七节 梁氏幼年的家庭生活及家乡环境
         镌留着悲惨史迹的“崖山”熊子乡——祖榻的口训——开始离乡——睁开眼睛了
  第八节 康梁会接——关于思想·学术·政治的渊源
         康有为氏的速写——万本草堂的内容——长兴学舍的教育大纲表
  第九节 梁氏独立事业的开始
         中国新青年的群英会(湖南新政开幕)——长沙时务学堂的内容及其贡献——启发新智的第二步骤(创学会)——长沙南学会概述——“明”“暗”二力的闪电站——推行维新的第三步骤(办报纸)——《经学报》与《时务报》
第三章 维新的失败与革命的成功
       ——自戊戌变法至梁氏亡命
  第十节 促成戊戌变法的原因
         综说——外激的远因(由于闭关政策的失败 由于俄皇西化而富强的歆羡 由于列强之集中环玫 由于船坚炮利政策之失败)——外激的近因(由于日本维新的鼓励 由于甲午国耻的教训 由于瓜分惨祸的迫切 由于土耳其不变法而衰弱的借鉴)——内根的远因(由于政治上传统恶习的溃决 由于国民窥破满族的无能  由于洪、杨平后政权的转移由于咸、同间宫廷政变的后果)——内根的近因(由于“帝”、“后”本身的争执 由于满族霸占统治权的反动 由于革命高潮的亢进 由于倾向维新与论的成熟)
  第十一节 戊戌政变史剧的绘影
           痛哭流涕时代的最后请愿——新政要纲一览——磨折的警报——谭、袁半夜的壮剧——皇帝成俘虏了——废立阴谋与“单片请安”——谭嗣同精忠壮烈的芳躅——千秋肃敬的刘光第父子与林旭夫妇——康广仁、杨深秀、杨锐与三君子的忠烈
  第十二节 政变失败原因的解析
           清德宗的无权与无能——康有为本身的缺点——满族的排斥与破坏——守旧分子的死力阴挠
附录:三十自述
      论中国人种之将来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