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然而,在书写历史的成千上万、多姿多彩的人群中,真正能够在绚丽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个人印记的为数是多么的少啊!李鸿章生活在“四海变秋气”的封建末世,长期沉浮在腐朽与神奇、黑暗与光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激烈搏斗的漩涡之中。他在生前和死后,人们始终对之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有的给他戴上“东方俾斯麦”、“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桂冠,有的则斥之曰“李二先生是汉奸”、“乱世之奸雄”。他在晚清政坛上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起了什么作用呢?溢美违背历史真实,因义愤而贬损不能推进科学。那就让我们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一下他那奇幻般的生涯吧。目录引言一 “读书但愿登科第” “庐郡望族” “少年科第”二 “以儒生而起家军旅” 帮办安徽团练 投身湘军幕府 编练湘军 就任苏抚 “练兵练器” “抚用客将” “用沪平吴” “霸术”与“德政”三 “自强”与“剿捻” 暑理江督节制两湖 引进“制器之器” 培养“制器之人” 督师“剿捻”四 “疆臣之首” 移督直隶 扩展权力网 关注农功 平息政潮五 “富强相因” 揭示洋务总纲 提振军事工业 兴办民用企业 筹建北洋海军 兴学育才 “舍本而图末”六 早期“和戎”外交 议结天津教案 从“联日”到“联俄拒日” 中秘和中英交涉 在中法和战的漩涡中七 “一生事业扫地无余” “能柔朝鲜而不能折日本” 避战主和 消极防御 “暂屈以求伸”八 “山穷水尽疑无路” 投闲京师 “老来失计亲豺虎” 游历欧美“顿扩灵明” “维新之同志”九 “秋风宝剑孤臣泪” 回光返照 拒绝“两广独立” 在民族屈辱中升迁 “结与国之欢心”十 “横看成岭侧成峰” “青史凭谁论是非” 过渡时代过渡性人物 用农民鲜血染红顶子 推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轨 促进中国向半殖民地沉沦 腐朽王朝的忠臣独特的性格风范附录:李鸿章家世简表如何为李鸿章立传后记再版后记